當看見甄嘉進來時,金敬旺就不禁皺起了眉頭,覺得這些中國人實在是無禮,總經理的辦公室說闖就闖。
然而當他從翻譯口中知道甄嘉所說的話后,就更加覺得甄嘉這個人很是不可理喻,韓國的東西怎么了?韓國的東西怎么就不行了?
不過這些話他只是心里想想,嘴上卻沒有說出來,而是看了一眼身旁的黃經理,其實都不用金敬旺去看,黃經理早就先一步說道:“沒想到甄工也來了,你要是覺得進口的設備不好用,用用我們廠的,前幾天不是把樣品給你們發過來了嗎?”
“你別說了,老黃,剛才用的就是你們廠的東西,上去試了幾下,兩個并聯你們廠的整步儀就冒煙兒了,拆開來一看,好嘛,跟之前的南朝鮮棒子的結構一模一樣,我說你老黃要學也往好了學,怎么越弄越回去了?要是讓我說,寧肯用你們之前的整步儀,也不用現在的。”
甄嘉喝了口水,也沒客氣,就把自己的心里話一五一十的說出來,這倒不是甄嘉真的牛到可以無視領導。
而是奮進廠的風格便是如此,一切以生產為中心,所以各類技術問題可以隨時向廠領導反應,正因為如此,焦大林的辦公室經常成為技術研討的會場,如此不但可以讓廠領導第一時間了解一項的進展和遇到的困難,而且也可以縮短決策時間,增加運行效率。
當然了如此寬松的扁平化管理決策機制得以實施之后,像甄嘉這樣的一線技術人員也就全放開了,在這里這可謂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
可他哪想到,旁邊還做著一個百分百南棒血統的韓國人,聽了甄嘉的話,莫名的就遭受上萬點的暴擊,就差沒一口老血給噴出來了。
而正與甄嘉對話的黃經理也臉色難看得要命,因為甄嘉這些話就差指著他鼻子罵,你個龜孫兒,怎么就不學好!
不過甄嘉卻理都懶著理身邊幾個人的感受,轉過頭沖著焦大林陳懇的建議道:“我的意見還是跟前幾天一樣,無論是進口的韓國產品,還是應用韓國技術的所謂‘國產’貨都不行。
要用還是用湘南產造的整步儀,結實、耐用、讓人放心,咱們盡管承接的是轉手訂單,可這第一批船也要打出咱們的名聲不是?所以我覺得蒙廠助那句話說得沒錯,咱們的確要做到寧缺毋濫。”
“恩!”
焦大林聞言,便沉吟著點點頭,然而還沒等他開口表態,金敬旺終于是坐不住了,從甄嘉進來到現在,就沒說過韓國產品的一句好話,這就罷了,還張口閉口的南棒南棒的。
盡管金敬旺不懂中文,可對那些侮辱韓國的敏感詞匯卻相當敏感,都不用翻譯,金敬旺的鼻子差點沒氣歪嘍。
所以不等焦大林開口,他整個人便騰的一下站起來,厲聲道:“這位先生請您注意自己的言行,韓國的產品是有很好的信譽的,如果你們的操作規程不正確,我們可以安排技術人員對你們進行指導……”
“韓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