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懷疑我貪污了還是怎么的?”
姜懷民一改平時溫文爾雅的英倫紳士作風,變得跟剛登上新大陸的殖民者一樣,態度那叫一個硬。
蒙建業下意識的點頭,可馬上發現不對,又立刻搖頭。
“懷疑就懷疑,點頭后又搖頭是什么意思?”姜懷民不滿的揶揄了一句,便自顧自的倒了一杯紅茶,瀟灑的飲了一口后,這才說道:“說實話幾百萬美元經手,我也動心,可沒辦法,國家的任務還沒完成,這些錢還得用到刀刃上,別這么看我……有些事情不是不想跟你說,而是不能說。”
“那能不能簡單的透露點兒,畢竟這錢也是走賬的,上級要是問下來,我也好解釋不是?”
好吧,蒙建業是真的被姜懷民勾起了好奇心,所以才說了這般冠冕堂皇的話,姜懷民哪里不知道蒙建業的心思,可這話也的確在理,姜懷民有拒絕不得,于是沉吟片刻便說了四個字:“重型魚雷!”
聞言蒙建業頓時就明白了,重型魚雷看著不起眼兒,應用的年頭比反艦導彈還要長,可這東西卻相當金貴。
就拿美國的MK—48重型魚雷來說,其研發費用就超過67億美元,要知道那可是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美元,布雷頓森林體系還沒有崩潰,美元可是跟黃金掛靠,由此可見67億美元是個怎樣的天文數字。
如此高昂的成本,自然早就MK—48重型魚雷高昂的單價,至于多高呢,以通用的幣值來衡量,一枚MK—48重型魚雷的單價,足夠買七枚標準—2防空導彈;或五枚“魚叉”反艦導彈。
換句話說,MK—48重型魚雷身上集合了遠比標準—2和“魚叉”這類常見導彈更為炫酷的“黑科技”,從而將成本推高到令人發指的地步。
至于為何如此,很簡單,因為MK—48重型魚雷最重要使命就是摧毀蘇聯的彈道導彈核潛艇,進而令蘇聯二次核反擊失效。
既然任務艱巨,那必然要不惜代價,連帶著造就MK—48重型魚雷奢華而低調的品質,因為涉及到對抗彈道導彈核潛艇,有些東西真的需要保密。
中國盡管比不上美國,可重型魚雷的任務也是一樣的,就是用來對付核潛艇的,所以指標必然不低,否則根本無法對當下先進核潛艇構成威脅。
然而指標高就代表著研發投入就要越高,因為很多積累可不是讀兩本書,寫幾篇論文就有的,而是切切實實用錢給砸出來的。
所以姜懷民這些年變著法的拼命摟錢,卻又過得苦哈哈的,無他,全都投到重型魚雷這個無底洞去了。
可既便如此,重型魚雷的研制工作依舊跟原地踏步一樣,連個浪花兒都沒掀起來,沒辦法實在是涉及了太多學科,涵蓋了不少基礎材料,而往往這些最基礎的東西,卻又是最需要砸錢的地方。
因此,別說先前水聲研究所盈利的那幾百萬美元,就是再拿個幾百萬、幾千萬,也不會有太大的進展。
由此蒙建業終于明白姜懷民這么個紳士到佛系的可愛老頭兒,為什么見到錢就跟餓了半天的瘋狗一樣,恨不得全都吞進嘴里,沒辦法重型魚雷那就是個消金窟,沒個十幾個億的投入,就別想見成效,問題是以水聲研究所為核心的重型魚雷研制單位哪來這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