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蒙建業胳膊擼起來了,真要動筆畫,卻遲遲下不了筆。
沒辦法,巴基斯坦盡管有著一顆打造通用護衛艇的雄心,但有限的資金卻限制了他們追求極致的**。
所以一切只能在有限的預算內進行。
這個預算是多少?
巴基斯坦給的價格是每艘造價控制在兩千八百萬美元以內。
盡管這個價格已經創出037型艦艇的記錄,但細算下來,卻是川東廠利潤最薄的一型艦艇。
因為絕大部分資金被用到先進艦載裝備的采購上,所以最終落到川東廠口袋里的還不如八百萬美元的基本型來得多。
可既便如此,對艇上的配套設備依舊要精打細算,沒辦法,實在是那些發達國家的艦載配套裝備實在是太貴了。
就拿巴基斯坦原本看中的美國“密集陣”近程防御系統來說吧,一套的價格就高達八十萬美元。
這還是裸~~裝的價格,若是配上光電跟蹤系統、火控雷達、人員培訓、配套彈藥以及部分零備件,價格瞬間就飆到了一百八十萬美元。
僅這一項設備就占去了總造價的6.4%。
若放在以往,為了最后的防空屏障,巴基斯坦咬咬牙也就忍了,問題是敲定的MK—46輕型魚雷更是貴到咋舌,差不多占了總造價的15%。
著實是讓巴基斯坦覺得肉疼。
蒙建業多少也覺得自己那印度海軍擴編潛艇部隊來慫恿購買MK—46輕型魚雷有些不厚道,因此在近程防空系統方面便建議他們把目光從美國轉向歐洲,看看荷蘭的“守門員”30mm近程防空系統。
盡管巴基斯坦海軍覺得荷蘭的“守門員”做得有些粗糙,可勝在價格便宜,所有算下來一套也就八十六萬美元,也就是美國同類裝備的零頭兒,不僅如此,荷蘭人對巴基斯坦沒有美國人那么多限制。
于是便簽下兩套,用于首批兩艘通用護衛艇的建造。
之后的艦空導彈系統也遇到了同樣問題,這次美國人到很積極,極力推銷他們的“海上小懈樹”防空導彈系統。
然而巴基斯坦人根本看不上,原因很簡單,美國人的“海上小懈樹”本來就是那“響尾蛇”空空導彈臨時改的應急產品,主要用于即將退役的二線驅逐艦使用,性能很是一般,完全無法跟美軍主力艦空導彈想比。
如此性能也就罷了,問題是“海上小懈樹”防空導彈系統的生產線早就關了,巴基斯坦想要,只有從美國退役艦艇上拆下來翻新貨。
而且價格還不便宜,每套加三十枚導彈要五百六十萬美元。
巴基斯坦腦袋抽抽了,才會要這么差勁的二手貨,所以想都沒想就拒絕了美國人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