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國內,跟蒙建業料想的一樣,面對埃及和巴基斯坦的的求情,相關部門根本沒有拒絕的理由,在一番商討后,很快就同意速射艦炮的立項問題。
巴基斯坦和埃及也可謂是下了血本,協議剛剛達成,便由埃及出資,巴基斯坦出面,以興建第三艘和第四艘通用護衛艇的名義再次向荷蘭購買兩套“守門員”近程防御系統。
并在極短的時間內交給中國,而承擔此次國際合作項目的北方兵器廠,將這兩套近防系統一套拿來進行逆向測繪,另一套則拿到軍方測試場,進行性能數據檢測。
至此,駱斌心儀已久的速射艦炮項目便正式啟動。
本以為如此就已經心滿意足了,然而沒幾天巴基斯坦方面便主動找到北方兵器廠,希望三方合作,開發出一款類似意大利奧托·梅萊拉76mm高平兩用艦炮。
中國在中口徑艦炮方面只能說比小口徑速射炮稍好一點兒,但相關技術還是蘇聯五十年代的老一套,八十年代到是從法國進口了100mm緊湊型單管艦炮。
但這款艦炮在射速上比不上76mm艦炮,威力比之127mm艦炮還有一段距離,法國人設計時到是想劍走偏鋒,通過兼顧76mm艦炮和127艦炮的性能,結果弄出來卻是一鍋夾生飯,可謂高不成低不就。
中國當時不是沒考慮這個問題,但國內艦炮當中100mm口徑是主流,因此法國的艦炮對中國來說有很大的繼承性,再者說法國的緊湊型艦炮也的確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因而才決定引進。
不過隨著中國與外軍的交流增多,特別是接觸了美國的76mm艦炮和127mm艦炮后,在反過頭來看自己的100mm艦炮便怎么看怎么覺得不對勁兒。
可當時法國的100mm艦炮技術還未完全消化,想要改弦更張自然不妥,畢竟武器裝備這東西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所以76mm艦炮和127mm艦炮這兩款主流艦炮的研制工作就沒有實施。
哪成想巴基斯坦竟然會主動找上門,要求共同研制76mm艦炮。
駱斌為此有些頭疼,因為眼下北方兵器廠正在消化法國的艦炮技術,如果這時把意大利的東西拉進來勢必會打亂之前的研究節奏。
這可是駱斌不想看到的,要知道武器裝備研制最忌諱的就是盲目的貪大、求全,無論法國的艦炮在如何高不成低不就,既然符合國情,那就走下去,即便研制出來的東西可能落后,那也不要緊,鍛煉了隊伍,增加了經驗,摸透了工藝這才是最重要的。
正因為如此,駱斌不太想接76mm艦炮這個項目。
可就這么錯過了又覺得可惜,畢竟76mm艦炮在國內尚屬空白,不管以后能不能裝備,多個選擇也不是啥壞事,更何況經費又不用自己出,惠而不費推掉浪費。
于是駱斌便把76mm艦炮合作事項介紹給了華東兵器廠,由這家轉么生產雙聯裝57mm艦炮的生產廠承接這個項目。
對此巴基斯坦和埃及到是無可無不可,反正76mm艦炮項目就是個敲門磚,只要能跟中國搭上線,跟誰合作,怎么合作,又能不能出成果,兩家根本就沒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