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這種涉及國與國交易的大事,蒙建業依舊是起個中間人的作用,具體實施的則是駐埃及使館的武官。
沒辦法,誰讓北方大廠是國家重點的造船廠呢,八千多萬美元的違約金,不單單是北方大廠覺得肉疼,國家也很難接受。
正因為如此,只有一絲希望,國家都不會眼睜睜看著北方大廠被罰個底兒掉。
當然了,也不是沒人覺得蒙建業這些東西僅僅換一艘五萬噸級貨輪工程延期是不是太便宜了。
就比如說賀城,就一直埋怨蒙建業吃虧了,怎么的也得搞兩艘三萬噸級的貨輪拿回去兜兜風才算夠本兒不是。
對此,蒙建業也覺得自己有些心慈手軟了,應該在坑德國人幾千萬美元才好。
然而當駐埃及武官找到他,問他奮進廠需不需要五軸機床時,蒙建業整個人都驚呆了,心說自己是心慈手軟了,可承辦人給力呀,要,為什么不要。
于是賀城的怨念就此被蒙建業當成了耳旁風。
至于軍方面怎么借這個機會把德國的五軸機床弄回國,就不是他這個中間人能夠插手的了,不過有一點蒙建業卻得到了確認,那就是兩臺五軸機床全部由奮進船舶股份有限公司承接。
至于為什么,很簡單,德國在全面衡量209級潛艇的對外銷售利益,以及中國與西方關系等因素,同意出售中國兩臺大型五軸機床。
但卻在合同里明確一點,那就是這兩臺五軸機床不能用于武器裝備的制造,只能在用在民用領域。
正因為如此,國內絕大多數有資格使用五洲機床的單位瞬間就被這條禁用條款給PASS掉了。
因為那些單位不但是完全的國家重點獨資單位,更與軍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可要是把這些機床全都放在某個純民用單位,軍方又怎么甘心?好不容易搞到手的東西,難不成就是為了造個水泵葉片,或是復雜金屬工藝品?
所以數來數去,也就是奮進船舶股份公司最合適,沒辦法,奮進廠在幾大工業系統里第一個完成股份制轉型不說,暗地里與海軍更是過從甚密,如此對德國給了面子,對自己拿到里子的好事,自然要好好利用。
于是以制造船用螺旋槳的奮進船舶股份公司第四機械廠便在軍委的直接關注下在奮進廠總部東南正式破土動工。
而在華東某大廠學習兩年多螺旋槳制造的梁明秋等人也悉數回歸奮進廠,成為所謂的第四機械廠的核心班底。
當然了什么第四機械廠都是幌子,都是為了掩飾兩臺五軸機床的真正用意,其實等到這兩臺機床落戶奮進廠后,作為主家的奮進廠還真沒用過幾次,大部分時間都是被航空、航天、兵器、核電等其他工業部門霸占了。
沒辦法,實在是國內的五軸太少,這種德國原裝的精密五軸那就更是鳳毛麟角,那些需要五軸加工的單位只要上報總參裝備部,審核通過后,就可堂而皇之的來到奮進廠加工所謂的“螺旋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