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對剛剛服役的通用護衛艇還是很滿意的。
就在前不久的例行巡航中,編號為264的通用護衛艇在距離卡拉奇港東南兩百海里處,成功發現了一艘印度“狐步”級常規潛艇,并逼其上浮。
之后配合本國空軍又將前來支援的印度戰機逼退,自始至終占據主動,展現了極為良好的多任務作戰能力。
然而通用護衛艇好歸好,可正如阿里所說,艦上維護保養的成本實在太貴了,就拿最大眾的意大利產“奧托”76mm艦炮來說,采購價格的確不高,但之后的零備件卻一個個高得嚇人。
若是拆下來大修的話,價格更是貴到令人咋舌。
至于荷蘭的“守門員”30mm速射炮和法國的作戰指揮系統,更是一顆小螺絲釘兒都能要出天價。
這也是歐美國家軍售中的一貫套路,成品的價格不見得有多高,但在裝備的維護保養上卻狠宰,不想被宰?可以呀,有能耐自己造呀,什么?造不出來?那就乖乖的伸著脖子挨刀吧。
要不怎么說歐美的軍火商都都富得流油,不單單是成品裝備的利潤,后期的維護保養的零備件兒和服務費就夠他們吃一輩子了。
巴基斯坦啟動通用護衛艇計劃后,對各項設備自然是貨比三家,談判時更是跟歐美的軍火商交鋒不斷,寸步不讓,可依舊免不了陷入零備件和咨詢服務的陷阱。
于是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巴基斯坦光維護通用護衛艇上艦載設備上的支出就夠在重買一套了。
這讓巴基斯坦很有種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能一邊請求沙特的銀彈多砸一些,一邊謹小慎微的使用,生怕再出什么故障。
可如此一來,通用護衛艇也就背離作戰艦艇的初衷,成了身嬌肉貴的蛀蟲,哪里還能正面硬杠印度海軍?
所以怎么降低通用護衛艇的使用成本便成為擺在巴基斯坦海軍面前的重要課題。
恰在此時,伊拉克從中國進口037型特供版,上面不但裝備了防空導彈和反艦導彈,還配備了一套中國自產的作戰指揮系統。
這引起了巴基斯坦海軍的高度關注,因為伊拉克的037艦艇除了聲吶等反潛裝備外,大體架構與自己的通用護衛艇很相似。
正因為如此,伊拉克的037型特供版還在埃及進行訓練時,巴基斯坦海軍便派出數名資深的海軍軍官和專家,前往埃及對伊拉克的037型特供版進行全方面的考察。
得出的結論也很中肯,那就是中國的艦載設備盡管不成熟,但卻有足夠的挖掘潛力,如果能夠持續發展想去,一到兩年內完全可以替換大半的歐美裝備。
不過結論是有了,但巴基斯坦卻沒有立即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