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止是巴基斯坦期待,中國其實也很期待。
正如蒙建業所說,中國的潛艇技術真的很落后,哪怕如今已經有了核潛艇這個大殺器,但充其量不過是解決了有無問題,實際戰斗力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強悍。
特別是在潛艇最關鍵的噪音指標控制上,中國一直還沿用蘇聯五十年末的相關技術,這么多年頂多是修修補補,并沒有太多的突破性進展。
所以也就難怪美國海軍在跟中國交流時會說,你們的核潛艇出港,我們就能在夏威夷聽到它的聲音。
沒辦法,實在是中國潛艇的降噪水平太差,導致潛艇的噪音水平太高,根本逃不過蘇聯、歐美等反潛戰力先進國家的偵測。
而這僅僅制約中國潛艇戰斗力的一個方面,還有高強度合金鋼、先進聲吶、綜合潛艇指揮系統、潛射反艦導彈、魚雷自動裝填系統、潛用拖曳聲吶、先進蓄電池、多葉螺旋槳及泵推系統……可謂是方面方面面。
海軍對此自然是心知肚明,也下大力氣進行研究,但幾年下來成果并不顯著,這一來是因為基礎工業水平還需提高,制約了先進潛艇的制造能力;第二便是中國的潛艇研制人員的經驗實在太過欠缺。
除了蘇聯五十年代提供的機型老舊潛艇樣本外,就只有國外的玩具模型能提供參考了。
海軍和軍委到是想借著與西方關系親密的機會,想跟歐美交流下先進潛艇的設計、建造經驗,可歐、美對此顯然是對中國心懷戒心,沒辦法,中國不管技術水平怎么樣,畢竟是能獨立制造核潛艇的國家。
你技術水平差,我還能監控你,管住你,一旦你取得突破,讓水下戰力提升,哪還怎么制約你?正因為如此,歐、美國家寧肯開放航母讓你中國人參觀,也要對潛艇諱莫如深,哪怕是不得已讓你參觀,也基本是走馬觀花,核心的東西絕不亮給你看。
所以這么多年,中國的潛艇一直是閉門造車,以至于無論是常規潛艇還是核潛艇都只能抱著老型號修修補補,多少年都沒辦法寸進一步。
巴基斯坦裝備的阿戈斯塔—70型潛艇雖說技術水平并不是世界頂尖兒的,可最起碼也是法國七十年代潛艇技術的集大成者。
但照比中國五、六十年代的水平整整高出一代,完全仿制談不上,但其中的研究價值還是很高的。
就比如說其內部的減震降噪技術,更是從法國核潛艇上直接照搬過來的,結構十分獨特,降噪效果明顯,技術水平不亞于同時代的美、蘇產品。
但卻恰恰是中國的空白,哪怕如今中國借著奮進廠的減震浮筏的熱度,已經上馬了潛艇用減震裝置。
可民船或小型軍用艦艇上的減震浮筏與潛艇用的減震裝置無論是結構還是材料無不大相徑庭,所以潛艇減震裝置上馬沒多久,就遇到了瓶頸,幾年時間下來也沒取得突破,如果巴基斯坦能夠開放阿戈斯塔—70型潛艇正好能夠學習學習法國人的思路。
巴基斯坦能開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