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蒙建業問道。
“鑄造車間承建的螺旋槳又做廢了,外商船東正在車間鬧呢,吵著說要見你。”助理小鐘顯得很著急。
如今的二分廠承建053H2型導彈護衛艦不假,但船塢內并非空空如也,而是還在新建一艘新西蘭信風船運公司的五千噸級集裝箱貨輪,聽說是這艘船出了問題,蒙建業也不禁皺眉,連忙點頭:“走,鑄造車間看看。”
……
阿爾弗雷德·盧瑟福今天很生氣,作為新西蘭信風船運公司船舶技術部的經理,他原本對奮進廠,這個曾經創造颶風奇跡的中國船廠真的是好感十足。
因為奮進廠承建的三千噸級散裝貨輪著實給他們公司帶來了無與倫比的聲望和難以想象的利潤,也正因為如此,當信風公司因業務增長再次擴大船隊規模時,想都不想就把最重要的五千噸級集裝箱貨輪的建造合約交給了奮進廠。
本以為奮進廠延續當年三千噸級散裝貨輪的高品質,建造出一型質量過硬的集裝箱貨輪。
結果盧瑟福發現自己錯了,因為奮進廠竟然連一個螺旋槳都做不好。
剛開始他還沒在意,畢竟螺旋槳這玩意看著簡單,其實挺復雜的,盧瑟福盡管對技術不太精通,但粗略的知識還是懂的,也理解奮進廠在某些方面的失敗。
問題是你失敗一次兩次可以,不到半年失敗了十多次是個什么意思?要知道那可都是要計入造船成本的,這要是年底結算,信風公司那邊該怎么看他?拿著公司的錢,培養中國的螺旋槳制造團隊?
若如此,奮進廠能拿出合格的螺旋槳也行,盧瑟福也忍了,畢竟都為了船,只要船的質量過硬,這點小錢也不算什么,但為什么船舶都快下水了,螺旋槳還是搞不定是幾個意思?
明目張膽的延誤工期?
盧瑟福終于是忍不了了,直接找到奮進廠總部領導,直接要求不再用奮進廠的螺旋槳,從其他有能力制造此類產品的廠子外購。
奮進廠總部的領導答應得很痛快,可一個多星期后盧瑟福作為船東進行船舶例行質量檢查時發現,奮進廠根本就沒有外購,而是繼續悶頭自己造,并且再次毫無意外的又造廢了。
出爾反爾也就算了,還不事先通知,關鍵是又搞廢了,盧瑟福只覺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極大的侮辱,終于壓不住心頭的怒火,徹底爆發了。
“我一個多星期前就已經跟你們說過,既然技術不過關,就不要悶頭去做,換個思路,結果你們怎么樣?現在好了,船停在船臺上,動都動不了,怎么辦?”
“盧瑟福先生,您放心,廠里保證會給您一個滿意的交代。”
“劉先生,我不懂什么交代,我只知道合同,還有半個月,若是無法按合同下水,我只能要求貴公司支付違約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