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一豐和兩位刀匠送到刀匠之村的任務,是“隱”們的工作。
因為有劍士和呼吸的天賦的人較少,大多數的隊員,屬于“隱”的部隊,負責各種后勤和信息調查,這些沒有一線戰斗力的隊員,通過其他方式貢獻著力量。
刀匠之村非常隱蔽,并且要隔一段時間就搬遷一次,因為離開日輪刀就沒法殺死鬼,所以刀匠村的重要性非常之高。
連刀匠村中的鍛造者們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村子到底在什么地方,進出都需要蒙住雙眼,被“隱”的隊員們背著,這些“隱”的成員也不知道位置,路上每一個成員都只知道自己負責的一小段路程,然后將背著的人交給下一個成員,這樣換個十幾次,才能將背著的人送入或者送出刀匠村。
被人背著倒不是頭一回了,之前乘坐長老的時候,比這個顛簸多了,不過蒙著眼睛讓人背著還是頭一回。
他們不知道的是,一豐雖然蒙著眼睛,卻可以輕松感知氣息和龍脈,雖然路線彎彎曲曲,但是在和龍脈走向對比之后,一豐大致能猜到自己移動的軌跡,之后順著龍脈,就能夠再次找到這個地方。
“隱”的成員們將兩位刀匠和一豐換來換去地背到了刀匠村,整個村子的人都帶著火男的面具,反正一豐是不認識這些人誰是誰,在鐵穴森的帶領下,見了村長一面,然后就被拉去請教鍛造的事情了。
這些刀匠常年在深山老林中,即使到了大正時代,這些人中還是沒有接觸過化學的概念,鍛造也是靠著秘方和經驗,缺少現代化煉鋼的知識,產量也不行。
一豐沒有急著將刃金之真實的技術說出去,而是先從化學入手,按照這些人能理解的程度,將一些煉鋼的事情稍微介紹一遍,然后才開始一點點地透露出鍛造的知識。
三人一起琢磨,因為打造一把日輪刀要將近兩個星期的時間,全程演示下來要很久,鋼鐵塚和鐵穴森一遍示范,一邊和一豐討論日輪刀的制造,不過每次都是稍微遇到些思路,就重新開始,將之前打造到一半的東西扔掉,僅僅兩天的時間,就已經在熔爐旁邊放了十幾把廢掉的劍胚了。
一豐主要參與理論上的事情,動手的事情主要都是兩位刀匠來干,兩天的時間已經足夠三人將日輪刀的技術來一個小改進了,然后一豐改變策略,每天只和兩位刀匠討論一個上午,剩下的時間則用來練習劍術,因為一豐找到了自己想要來刀匠村找的東西。
三百年刀匠們仿造初代日之呼吸使用者打造的練習刀術的傀儡。
該傀儡仿造了日之呼吸使用者的面容,卻有六只手,當年的日之呼吸使用者實在太強大了,用傀儡沒法模擬出他出劍的速度,所以增加到六條胳膊,用六把劍一起攻擊,才能勉強模仿當年那位劍士的劍術。
打造這個傀儡的家族目前已經沒落,只剩下一個十歲的孩子小鐵君,因為還沒有成長起來,對這個傀儡的維護不到位,并不想讓別人用這個傀儡練習,破壞太重了修不上。
好在他碰到的是一豐,雖然已經決定了不在這里暴露出自己的煉金術,但是煉金術的第一步“理解”還是可以的,再加上《鋼煉》世界中曾經研究過機械鎧,那個東西在機械結構上更復雜,所以在傀儡零件與機關上稍微露了兩手之后,小鐵君就欣然同意一豐一同幫助修復傀儡,并且用傀儡進行訓練。
看過原著的一豐,自然知道,傀儡之中藏著初代日之呼吸使用者的刀,用煉金術稍微探索一下,更能感受到哪些是金屬哪些是木頭,于是在傀儡的檢修的時候,直接和小鐵君提出了發現有蹊蹺的地方。
二人小心翼翼地拆開傀儡的脖子部位,找到了這把沉寂三百年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