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忍術的話,水分身是真正的分身,而不是通過水流模擬出來的,應該會更難判斷一些。
而東堂刀華和西京寧音一樣拜師“斗神”南鄉寅次郎,也會將自己隱藏在對方的視覺盲點的步法“抽足(也被翻譯為躡足)”,但是珠雫已經和藥師霧子學習了高深的水術士技巧,也能通過對方體內的液體感知對方的行動,即使閉上眼睛,也能確定敵人的位置。
所以這場比賽就是兩個開了電磁雷達和水感知雷達的人之間的戰斗。
總體上東堂刀華的武藝要高上很多,畢竟教導她的南鄉寅次郎是資深伐刀者,成名已久的魔人,是一輝、一豐和珠雫的曾祖父黑鐵龍馬的好友和對手,論武藝,刀華要高上珠雫不知一籌。
但是珠雫在術士上的天賦要更高,經過霧子教導,也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戰斗的時候更沉穩了一下,從一開始就意識到,如果近身格斗的話,肯定躲不開對方的拔刀斬,輸的人就是自己了。
所以珠雫從頭到尾在努力保持距離,每次刀華沖刺過來,她都會巧妙地制造冰塊,改變地形從而躲開,讓刀華不得不抽刀破壞冰塊才能攻擊到珠雫。
而刀華的拔刀斬的速度,來源于在刀鞘中利用電磁力產生的斥力的加速,每次拔刀后,要把刀收回刀鞘才能進行下一次攻擊,這樣就打破了她的攻擊節奏。
如果把雷之呼吸教導給東堂刀華,那么第一型·霹靂一閃的速度恐怕無人能及。當然一豐是不會把呼吸法隨隨便便地教給別人的。
就靠著這種躲避為主、遠程攻擊為輔的方式,珠雫毫發無損地和東堂刀華周旋,看似立于不敗之地,其實險象迭生,更重要的是,珠雫的魔力要比刀華低,又一直維持著用冰和水改變整個場地創造適合戰斗的環境,消耗比刀華要大,給本來就不是很高的魔力總量造成負擔。
一旦戰況焦灼下去,魔力消耗嚴重的珠雫就會輸掉比賽,這是場上的二人都認識到的問題。
珠雫從戰斗的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弱點,所以一邊躲避著刀華,一邊在場地四周制造著冰和水,最終看準機會,從四面八方將布置好的冰水混合物召集起來,近百條水龍組成的“水龍天征”一次性地爆發起來。
為了應對水龍,東堂刀華連伐刀絕技“建御雷神”都用上了,不惜以巨大的魔力為代價,將水龍擊碎甚至蒸發,強大的電流通過水的時候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二次爆炸也給刀華造成了一些麻煩。
更關鍵的是,水龍雖然被打碎了,但是數十條水龍破碎后留下的冰水混合物卻散落了下來,并且接近了刀華,這些水都是混有珠雫的魔力,被她操控,散落的冰水瞬間重組,圍繞刀華形成了巨大的水球,以“水牢之術”的樣子將刀華包圍。
雖然一豐沒有將忍術交給珠雫,但是他將水遁忍術和冰盾忍術的一些創新和思路都和珠雫講過,這個就是珠雫自創的“水牢”之術。
刀華立刻沖刺,企圖離開水牢,可惜幾十條水龍形成的水太多,第一個沖刺沒有沖出去,導電的水又影響了刀華對電流的操控,最終這位學生會長因為缺氧而失去戰斗力,珠雫獲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