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關于取名的事情是從爺爺口中聽說的,因為在我還沒懂事的時候,父母就不在了,我是爺爺一手帶大的。
俗話說的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老洞,因為爺爺做得是陰陽風水的活計,所以我也時常會跟著他去走南闖北,年紀輕輕就見識過許多不為人知的靈怪之事。
也許這會兒有人要問了,難道這世上真的有鬼不成?那些風水迷信之說會是真的么?
這個問題的確讓中國人糾節了幾千年,在我踏入陰陽行當以前,我也對此半信半疑。不過,后來的一次親身經歷,使我轉變了以往的想法。
我如今還記得那還是在我十三四歲的時候,鄰村有個老頭死了,喪主家就到我們家的扎紙鋪里訂了紙人紙馬及一些香炷元寶,說當天晚上要等著用。
白天,爺爺將東西備好,傍晚時就將扎好的紙人紙馬都給人家送過去了,但是回來后卻發現香炷元寶落家里了。因為爺爺說晚上有客要來,抽不開身,所以就讓我去鄰村給人家把香炷元寶送過去。
當時已經天黑了,送貨的地點雖是鄰村,但是因為是農村,道路曲折,需要在幾座大山之間繞道而行,所以走起來卻有十幾里遠的山路。臨出門前,爺爺就叮囑我,走大路,莫要抄小道。
我記得那天晚上月光很大,應該是月中之時,一輪明月高掛,所以我也沒拿手電,直接帶著香炷元寶就出了門。
頭頂夜色,匆忙趕路,去的時候倒是一路太平無事,趕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接近十點的時候,終于把香炷元寶送到了喪主家中。
東西送到了,我也沒耽擱,立即就返身回家,不過當我走出了村口不遠,就停下來了,因為眼前有兩條路,這兩條路都能回家。
一條是來時的大路,若走來時的大路原路返回的話,需要翻過兩座大山,且全是上坡路;另一條是小路,不僅更近,而且能免去翻那兩座大山,簡言之,走小路比走大路最少能省一半的力氣。
因為來時走了十幾里山路,我已經覺得很累了,加上如今已經十點多,很晚了,于是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抄小路而返。
為什么說這是一個大膽的決定呢?那是因為這條小路要經過一個荒村,而那個荒村的名字就叫**。為什么會叫**,有兩種說法,一是那個村子經常鬧鬼,所以后來被當地人稱為**。另一種說法是那個村子原來叫桂村,因為“桂”音通“鬼”,才被叫成**的。
據說,在解放前,那個桂村是一個專門收容麻風病人的村子,在當時是一個一提起就讓人特別毛骨悚然的地方。村子里的那些病人死掉之后便埋在村子周圍,很多都沒能得到妥善處理,所以造成那地方有一股相當濃重的怨氣,集聚了很多“不干凈的東西”,什么鬼火,鬼叫,鬼打墻這類的邪乎事是沒少發生,在周圍幾個村子傳得很廣。以前時有人夜里在桂村那里看見所謂“不干凈的東西”,每次都把人嚇得半死,后來這條小路也就被人們廢棄了,無人敢走。
總之,不管它是叫**,還是叫桂村,如今那里都沒有人了,全死絕了,成了一片荒嶺墳崗。
用爺爺的話來講,我那時就是屬于初生牛犢不怕虎,連那種禁地都敢闖。不過當時我倒并沒有想那么多,只想著能盡早趕回家。
這條小路皆是由青石板鋪筑,但是因為少有人走,很多青石板上都長滿了青笞,所以并不好走。
從這條小路回家,也有十里路程,原本我是不太怕的,但是隨著不斷往前行去,只見眼前的景色是越來越荒蕪,加上路邊各種奇怪的鳥叫蟲鳴,一個人在這種荒山野嶺中趕夜路,心里還真莫名的害怕了起來。
不過這時已經走了有段路程了,此時再掉頭回去改走大路,我也不愿意,于是只好心一橫,繼續往前趕路。
走著走著,我突然看到前面有一盞燈火現出,昏黃昏黃的,一閃一閃。定眼一看,原來迎面走來了一個老人,年約六旬,騎著一匹白馬,手提燈籠,那燈火就是她手里提著的那盞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