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我會這樣問她,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安琪兒之前有說過,她也認識一個叫李敏的人,同樣沒有一點感恩之心。而這個被資助的學生,就正好是一個沒有感恩之心的人。
果然如我所料,安琪兒點點頭,說:“是的,沒錯,這個被資助的學生正巧也叫李敏。所以我才會說,是不是叫李敏的人都是這種人,好心對她們付出了,到了最后卻連一句好話都得不到。”
這還真是巧了,怪不得之前我談我跟李敏的事情,安琪兒會義憤填膺的替我感到不值,氣憤不已,感情她也遇到了一個叫李敏的人啊。
當下,我就說:“你們遇到的這個李敏,可比我遇到的那個李敏,讓人心寒多了。我遇到的李敏,最多只是她不明白我為她的一片苦心。而你們遇到的那個李敏,就真是絕了,整個就是忘恩負義,貪得無厭的人,這種人真是世上都難找出幾個。”
話雖如此說,但是我卻也知道,如今這個社會上,像這樣忘恩負義的人還是挺多的。
一些人總是喜歡把別人對他們的幫助當成是一種理所當然,把別人對她的給予,當成是順理成章的一件事,別人的給予,他們拿的是心安理得,卻毫無感激。
特別是有一些人,更是貪得無厭,你若一直對他給予,突然沒再繼續幫助他了,他反而卻怨恨起你來了,怪你不幫他了。古人早就有言:‘升米恩,斗米仇’。如果你在危難的時候給人很小的幫助,人家會感激你。可如果給人的幫助太多,讓其形成了依賴,一旦停止幫助,反而會讓人忌恨,這便是人性。
我以前就聽過一件事,說的是有一個姓向的人,在他小的時候,父母欠了很多債,一家三口租在一個單間里擠著,后來更是連單間也租不起了,于是被房東趕了出來。
后來,他父親有一個朋友,見他們過得如此可憐,于是心生同情,就把自己手中的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用不到單間的租金租給了他們一家三口住。
這一住就是三年,當初租給他們房子的這個人,因為生意上的不順利,手頭也越來越緊了。最后實在是沒錢了,于是只好去跟他們說,想讓他們去找過一個地方住,他這套房想掛出去租個高價。
可是,他們想用這個價位去外面是租不到房間的,所以就遲遲沒有搬走。
最后,那位朋友被逼的沒辦法了,只好直接把看房的人帶到了租房中去看房。
就這樣,向某就覺得受到了極大的侮辱,覺得父親那位朋友竟然要趕他們出門。于是,心中便充滿的怨恨。
后來,向某長大了,而且也事業有成,但是當初小時候被父親那位朋友趕出租房的事,卻一直記在心里。所以當他有錢后,立即就去當年租房的隔壁買了一套更大的房,裝修的極為豪華,特意請父親那位朋友來參觀,享受著打對方臉的快感。
這就是‘升米恩,斗米仇’,那位好友便宜把房子租給他們住了三年,結果換來的并不是感激,而是換來了怨恨。
其實,這種‘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在現實生活里實在是太多了,劉慶資助的那位叫李敏的學生,就是如此。
不知為何,談及到劉慶資助的那位學生,因為和我認識的人是同名同姓,我心里突然閃過了一個念頭,那就是這兩個李敏應該不是同一個人吧?
這個念頭一閃一現,我就搖頭自己給否決了。畢竟在我心里,李敏并沒有像劉慶資助的那位學生那么的讓人憎恨,所以在我看來,這兩個人應該不是同一個人。
心里雖這么想的,但是我嘴上還是無心的問了一句:“對了,你說的那個叫李敏的學生,她是哪里人呀?”
安琪兒想了想,然后就說是某某縣的。
我一聽,巧了,我就是那個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