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圣登東山參圣象……
這個消息猶如長了翅膀般,瘋狂在齊魯兩國傳播起來,又因八十一書院消息互通的緣故,還漸漸傳向周天下。
這讓不少關注封圣的人,目光一下子落在東山上。
“封圣登東山參圣象了?”
“封圣亦應該參圣象了。”
“封圣早應該參圣象了。”
當封青巖還沒有登上東山時,消息便已經傳向王城南北。
有人詫異。
有人認可。
有人認為早該如此了。
這“圣象”或許只有封圣,方能夠勘破一二。
所謂“圣象”,自然是指諸圣在東山上,追根溯源時殘留下來的碎片。傳言,那些神秘的碎片中,隱藏著大量模糊、紊亂、錯雜、晦澀、玄秘的顏色或古怪的畫面……
乃至隱藏著天大的秘密。
這秘密或許關系著“帝座”,關系著諸圣歸隱的緣故,關系著天下為何不可成圣緣由等等。
為何東山地位崇尊?
乃至被譽為天下第一神山?就連猶如天壁般的天壁山,亦要比東山低一頭?東山高不過千丈而已,而天壁卻高達萬余丈……
這僅僅是因遠古有七十二王封禪于此嗎?
還是因為,東山上有夏后登天留下的腳印,商帝悟道殘留的夢境,人王平定天下的血書,以及諸子追本溯源的碎片?
或許的確如此。
但是,東山上為何會有夏后的腳印,商帝的夢境,人王的血書,諸子的圣象?
這皆因自古便有傳言,東山乃是直通帝座的圣地。
也就是說。
東山上或許隱約著,成為天地帝者的秘密。
但是。
一直沒有人勘破而已。
所以,當封圣前往東山時,就不得不讓人多想了。猶如封圣這般的存在,前往東山,難道只是為了看風景?
或瞻仰一下先賢的風采?
別那么傻白甜了。
即使是赫連山般的詩君子,亦不會如此認為。
所以,在葬山書院以及亳城中,都有不少學子或文人,在熱議著封圣登東山,能否參透圣象之事。不少書院學子認為,即使大師兄無法勘破圣象,亦能參悟一二,三四……
這樣的觀點,在葬山占主流。
在儒教不少書院,不少年輕學子中,這樣的觀點亦占主流。
在齊魯兩國不少年輕學子,匆匆往東山跑去時,還有不少人在觀望。畢竟,不少學子還是認為自已有臉的,不能因為封圣登東山,自已就無腦去追捧……
封圣是封圣。
自已是自已。
不能因為封圣,便失去自我。
……
東山下。
封青巖走下牛車,走前幾步便仰望東山。
“君上,傳言東山因位居東方,乃是太陽升起之天,亦是萬物發祥之地,因此東君具有神秘莫測的主生主死之威能?”
青牛亦在仰望著東山,隱約感受到東山散發出來的煌煌神威,令它的靈魂有些震蕩起來。
此時,它看了看四周,便小心翼翼問:“并由主生主死之能,演化為數大神職之能。一為‘新舊相代,固國安民’,二為‘延年益壽,長命成仙’,三為‘福祿官職,貴賤高下’,四為‘生死之期,鬼魂之統’,五為……”
封青巖只是笑笑不語。
而在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