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帝都愣了愣,圣皇這是什么意思?
難道是要吾等謙虛禮貌,相敬互讓?因為己等沒有謙虛禮貌,相敬互讓,所以便讓吾等走上君子之道?
“茶已喝完,諸位請吧。”
封青巖送客道。
“……”
眾帝再次愣住。
不過,圣皇已經送客了,他們不可能再厚著臉皮留下來,只能一禮后便離開。但是,在他們離開后,便有大帝忍不住道:“諸位,圣皇這是何意?”
“圣皇應該是讓吾等走上君子之道。”有大帝沉吟一下道,“看來,圣皇已經知道,吾等對君子之道的不滿。”
“圣皇知道了?”
有大帝一驚,道:“吾等可是用神念交流,圣皇是如何知道的?雖然吾等可感知到圣境的神念在交流,卻無法知道他們在說什么。按理來說,圣皇亦不知道才對……”
“圣皇執掌造化,誰清楚?”
有大帝搖搖頭。
“其實,老師不用知道吾等的交談,只需要看吾等的臉色便猜出一二了。”盤山大帝遲疑一下道,“我覺得,走上君子之道并沒有什么不好。畢竟,君子之道可讓吾等的身心,達到完善之境。若是吾等身心達到完善之境,執掌造化不過是水到渠成而已。”
“君子之道可達到完善之境?”
有大帝詫異起來,道:“圣皇何時說了?諸位,圣皇有如此說嗎?”
“雖然圣皇是說茶道,但茶道即是君子之道,或許的確可使吾等身心達到完美之境。”
有大帝沉思片刻便道。
“圣皇所言的身心完美之境,是否是魂體的修行之境與心境?”此刻有大帝疑惑道,“吾等皆可觀過九州人族文明史,從中得知修行的盡頭,絕不是造化……”
“這,身心完美之境,會不會便是造化之上?”
“造化之上?”
此刻,眾帝皆是一驚,越想就越覺得有可能,心神皆有些震動起來。
九州三皇曾經達到造化之上。
這說明有可能!
眾帝沉默數息,便有大帝打破沉默,道:“圣皇是不是在暗示吾等,只要吾等走上君子之道,便有機會使身心達到完美之境?即是造化之上?”
“這……”
不少大帝渾身激動起來。
“很有可能!”有大帝點頭,道:“我不知觀閱了多少遍九州文明史,隱約發現九州文明,便是走君子之道。或許,正是因為走君子之道,九州才能夠誕生三皇……”
“這么說,君子之道有可能與造化之上有關?”
“圣皇本身便是君子。”
有大帝蹙著眉頭,認真思索起來,道:“吾等知道了何是君子之道,便知道了何是君子。而圣皇,正是君子,君子之道中的君子。這說明,圣皇乃是在走君子之道,還成為了君子,應該不會欺騙吾等……”
“若是假的,圣皇不會走君子之道,更不會是君子。”
“這說明圣皇所走的君子之道,與造化之道有關,甚至還與造化之上有關。”
“這么說,君子之道可行?”
“應該可行。”
此刻他們終于明白,圣皇請他們喝茶的緣故。
原來不僅僅是讓他們走君子之道,還在暗中告知他們,不僅造化之道與君子之道有關,就連造化之上都與君子之道有關。
只有走上君子之道。
他們方可使身心達到完美之境,走到修行的盡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