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青巖沉吟一下就抬頭道。
這讓七公主心里一喜,畢竟平時先生并不怎么搭理她,也就是她厚著臉皮,以負責照顧先生飲食起居的身份,一直守在身邊而已。
在草廬的方圓一里,是沒有其他草廬或是竹樓……
一是諸學子敬重,不敢貿然打擾;二是封青巖習慣了清靜,習慣了一個人。
不過現在,他成為了安修,隱藏在內心最深處的人格,就像曾經的安修一樣,看趕來與普通人并無區別,一樣需要飲食起居,就默認了七公主的存在。
而且,他成為安修,在此結廬,其實就是為了傳下儒家之道。
安修是何人?
葬山書院的院主,一位老師……
為何字為知守?
其實安修的為人,已經說得十分明白了。
“回先生,大概有兩百余人。”
七公主道。
“明早晨讀后,便是河畔講學,天下學子皆可來。”封青巖沉吟一下道。
“謝先生。”
七公主大喜不已,一禮后就連忙走出去報喜。
而眾人聞言后,皆是大喜不已。
“安先生,真要講學了?”
“確定是明早?”
“是在哪段河畔?”
當消息傳來到檀香學府,皆學子皆是期待無比,甚至連夜趕來了。畢竟,檀香學府距離書院廢墟,有數十里地,若是明早再趕路,根本就來不及了。
“安先生真要講學了?”學府里,有先生聞言后道,“諸位,可是去聽一聽?”
“安先生乃是中土來的大儒,自然要聽一聽。”
“如此年輕的大儒,真是讓人難以想象啊,必定有過人之處……”
學府里的不少先生同樣連夜趕來。
當消息在檀香郡里傳開,就連一些百姓都跑來看熱鬧,能不能聽懂都沒有關系,主要是“我聽過大儒講學”。
日后就有了吹牛的資本。
普通的老百姓,有幾個聽過大儒講學?
即使是士子,都不是全部有資格聽大儒講學,畢竟大宋王朝才四位大儒。
而王朝有多少士子?
天還沒有黑,書院的廢墟前就涌來無數文人與百姓,竟然達到了上千之數。
還有百姓與學子源源不斷涌來。
原本寂靜的書院廢墟,在此刻再次熱鬧起來,還有不少商販推著車趕來叫賣。
而在渭水河畔上,竹樓還在不斷建著……
“小寧,我們是走,還是留在這里聽課?”
夜色漸漸黑了,但是渭水河畔并不安靜,亮起了一條長長的河燈。眾多的學子或文人,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或是吟詩作對,或是撫琴對弈……
“自然是聽課啊,如此難得的機會。”
小寧雙眼有些放光道。
“大儒講學,你能聽得懂嗎?”
“或許能聽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