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底蘊還在。
但遠遠稱不上“耀眼”了。
此刻,魯東大學,建筑學院內。
幾位頭發花白的老教授,以及一位身著襯衣西褲,戴金絲眼鏡的中年人,外加幾個三十多歲年輕人,以及兩位西方人模樣的男子,正圍在會議桌前,正在研討什么事情。
“我說過了!楊海的設計,根本是不科學的!甚至是反科學的!完全違背我們西方的現代建筑學!他的方案,不需要論證,那是浪費時間與金錢!”
一位西方男子,通過現場翻譯,正色說道。
“樊院長,各位教授,我的設計理念,是從古代建筑學典籍中汲取而來的,是古代人民智慧結晶,絕對有一定的科學性,或許能夠解決渤海隧道的問題……”
一位三十多歲年輕人,眉頭緊皺,快速說道。
“楊海,你不要多說了!”
不等他說完,卻見那戴著金絲眼鏡的中年人,眉頭微微一皺。
他打斷那年輕人。
“卡羅爾教授既然反對你的設計,必然有他的道理!你的設計,肯定有缺陷的!”
“你回去好好找找!你的設計,無需討論了,不用浪費時間了!”
“諸位教授,你們沒有什么意見吧?”
那樊院長做出決定,他向著在座的幾位白發老教授詢問。
那幾位白發老教授,來自于中科院。
其中有接近院士級別的人物。
但這一次他們組成的設計研發小組,借用的場地、相關實驗設備,都是魯東大學建筑學院的。
所以很多情況下,魯東大學相關人士的意見,他們也需要參考。
這樊院長,正是魯東大學建筑學院的院長。
他站在了外籍教授卡羅爾這邊,認定楊海的設計是違背科學規律的,必然失敗。
并且他也表示,不想再研討楊海的設計方案。
以免浪費時間。
至于相關實驗,更是不必去做。
在這種情況下,那幾位白發老教授也唯有皺眉,不好多說什么。
“好了!這次渤海海底隧道設計研發,經過了數年時間研討,但關鍵技術難題還是難以解決。顯然,這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解決的!”
“從古代建筑學典籍中獲取靈感?我看咱們古代,可從來沒有設計建造過水下建筑,尤其是海底建筑吧?既然如此,古代的建筑經驗,又有什么用?”
“在建造海底隧道方面,我個人覺得,還是西方的建筑科學更加有效!我們要尊重科學!不能摒棄科學,搞那些無用的經驗之談!”
見別人沒有說話,樊院長義正言辭,總結說道。
“這次研討會,就這樣了!我們既然請來了國外的專家教授,就應該尊重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嘛!要好好吸收西方的先進經驗!”
“這次研討會先這樣!我接下來還有個會,各位教授,我先失陪一下了……”
樊院長站起身,向那些中科院建筑學教授微笑致歉,準備離開。
“我們也有事要去做!”
外籍教授卡羅爾也是直接起身,傲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