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這個世界如何忽視神學家的身份,但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是。
這僅僅是一種巧合,還是說“我們的成功是因為我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不管是不是巧合,所有猶太裔都一樣,不管他們的幼年是不是信神的,當他們成年,當他們功成名就,他們是一定信的。
何老太爺說:“娜帕拉是我們帶到華國的,我想我是可以見上她一面的。”
何老太爺實在是說的太客氣了,幾千年來,猶太人不僅吸收各族人才,他們同樣也是世界人才的掮客。
從小胡子的集中營,到東方,無一例外,全都有他們的身影。
娜帕拉來華夏,自然也是通過的他們。
猶太人可以說是與全球交好,同時又不會把自己完全交與哪一國。據說這與他們圣經上的一個長老故事有關。
即,當所有長老都在做同一件事時,必然會有一個長老去做這件事的補救。
比如在我們的報導中,1933年—1941年,有3萬猶太人為躲避**迫害逃到上海,同期美國只接收了20萬猶太人。猶太人的故土巴勒斯坦——1939年英國殖民當局宣布未來5年內只接受7.5萬猶太人。尤其是1938年11月9日德國爆發迫害猶太人的“水晶之夜”后,上海幾乎是全世界唯一對猶太人敞開大門的城市。
但在上海猶太難民留下的大量回憶文獻中,不少人表現出對上海的眷戀,但很少看到他們對上海或上海人表達感恩之情的文字。
這就是因為他們不僅僅是避難,他們同時也是長老制度下的執行者。
對他們來說到中國的他們是犧牲品,搏那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他們自然不會有多少的感激。
事后,二戰一結束,他們便紛紛被猶太復國組織接走了。
戰爭結束后,許多國家與民族都改變了,但猶太還是那個猶太。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科學家都與他們交好,享用他們的服務。特別是一個科學家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
比如蘇聯解體離開的科學家,便是他們出了大力。
有人說他們只是商人,交好各國,但他們事實上是這顆星球上最傳統的人。在傳統上只有吉普賽人可以與其媲美。
從這個傳統上,也就可以解釋為什么當年要出售預警機給中國了。
他們完全沒有必要這么做,但就是不被人理解的做了。嚇的美國威脅不給援助與斷交,才制止了這事。
但是這是制止的,沒有制止的,特別是科學家出個國,移個民什么的,哪怕是老美也無能為力。
這也是為什么全球的科學家都會為猶太人唱贊歌的原因。
在這點上,就是美國政府也不會拒絕猶太人與科學界的交好。
在場的人多個都知道這點,所以何家老爺子親自請纓后,沒人跟他爭。
因為在這件事上,人家幾百年經營的關系,確實比他們有用。
說的白了,只要這個世界還有一天需要科學家,就沒有人會不需要猶太人。就是國家也不得不考慮拒絕的后果。
一個科學家是沒多大的價值,但如果被整個科學界杯葛呢?要知道科學界可不僅僅是幾名科學家,它包括了大學與實驗室,而這些又關乎工廠、政界、金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