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師在路上看見了很多塊石碑,或者現成的巨石,上面刻著一樣的鋒芒畢露的字跡,每一塊石碑下邊都留著住節的名字。
最開始是向他打招呼的話,兩三行數十個字,概括后大概是句‘好久不見’。
后來是訴說住節對他的崇敬與仰慕……
再到為那曲感到不值,甚至悲憤,痛斥葉慶政府對他的待遇,甚至連帶南迦政府針對他設立的陰謀也一并痛訴,順便提及自己對此的無能為力。
最后,住節表明雙方實力懸殊,希望他棄劍投降。并言明自己已說服南迦政府與軍方,得到承諾,只要他棄劍,南迦艦隊會馬上上來保護他,葉慶海軍則會被阻隔在外。接著他會被帶往南迦,同時,住節甚至會安排人前往葉慶將他的妻兒一并接出來。
說來簡單,但住節寫了很多字,似乎每個地方的字都是他親手寫的。
也看得出這是個大工程,這些字遍布從他們的登陸點通往島嶼中心的每一處,那曲甚至還看到了重復的內容。那曲并不意外,住節也曾主導過一個時代,而且他身在南迦,他在南迦地位很高,做到這些并不難。
對于這些內容,那曲也不是很意外。
住節是個很純粹的人,一心向劍,不近女色,在那曲打敗過他之后,他不止一次對著南迦的媒體公開訴說對那曲的仰慕,以前那曲還是葉慶的驕傲的時候,葉慶的報社經常轉載這些新聞。
以前那老師還為此感到很難為情……
那老師笑了笑,住節大師留給他的字他已經看完了,這也證明,他離島嶼中心很近了。
他隱隱感覺到,就在前方了。
那老師握緊手中的劍,隨意揮舞幾下,這東西依然是那么順手!
……
時間是無可違逆的,即使再怎么耗費巨資,住節大師的體力依然江河日下,但這并不影響他在十人中的地位。或者說,南迦派出的劍術大師中,只有兩種人,一種是他的仰慕者,另一種則是他的學生。
住節大師站在眾人最前方,負劍而立,閉目養神,卻是微微皺著眉頭——
他,會答應嗎?
有幾名年輕人心不夠靜,他們的劍術風格大多就很激進、以猛攻為主,他們早已等得有些不耐煩了,恨不得主動出擊,早點把葉慶人殺光早點回去,畢竟暴風雨就要來了。
可在住節大師的面前,他們只得憋著。
忽然,住節大師睜開了眼睛,與此同時所有人都猛地轉頭,看向左邊的叢林!
樹叢沙沙作響……
瞬間——
靠地面的一片樹葉朝邊上一偏,一點細細的銀尖當先撥開樹葉伸了出來,并逐漸露出后續的劍尖部分,眾人似乎能藉此想象出劍的主人斜提著刺劍踱步的畫面!
沒有陽光,劍刃也無有反光,可偏偏就是有一股鋒銳之氣傳來,令得眾人瞬間屏住了呼吸。
那道身影走了出來……
眾人看著他,頓時不由一怔。
他們都幻想過見到這位昔日葉慶劍神的場景,那時的他們或許會嘲諷兩句打個心理戰,或許會給這位前輩足夠的尊重,也或許會干凈利落的出手讓他明白這已經不是他的時代了,可真的見到那曲時,他們才忽然發現這幅場景和他們想象中的一點都不一樣。
他們大多是見過那個時代的。
雖然那時很多人都還沒上過世界賽,都還在刻苦練習劍道,但只要是向往劍道的,誰沒有聽過那曲的名字呢?
這兩個字,曾壓得整個南迦喘不過氣,曾代表了整個世界的劍術巔峰,曾是他們奮斗的目標,也曾是他們崇拜的對象……誰沒有天天被這兩個字洗腦,誰沒有模仿過他的風格,誰沒有受到過他的影響?
他們舔了舔嘴唇,當緩過神來時,那人已經站在了他們面前——
有如一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