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要被質疑到,就得賠一桌子的錢。
親王之所以這么打得激進,直接扔了兩張牌、兩個底注,就是賭曼杰手里是沒有“國王牌”。他基本上已經猜到曼杰手里有兩張“丞相牌”。親王這擺明了是想在“公共質疑”環節吃一個四倍注。因為他是第一個被攻擊的,可以肆無忌憚地被吃底注。
而曼杰想的是,即便先揚一張“丞相牌”也無所謂,他兩張丞相在手里,吃滿五個底注相當輕松。
然后曼杰發動第二輪攻擊,是朝著親王身邊的葵傾去的。
他把兩張蓋牌中的一張,推了出去。
曼杰明明有一張明著的丞相牌卻不用,這就很值得玩味了。
“怎么樣,小妹妹?”曼杰笑著說道。
葵傾手里也是兩張“小兵牌”一張“丞相牌”的組合,與親王是一樣的。這時候就比較考驗葵傾的判斷力了。
她得猜曼杰這兩張蓋著的牌是什么組合,是兩張“小兵牌”呢?還或是一張小兵一張丞相?當然了,若剩下兩張全是丞相,或者還帶著國王,那她就不用想那么多了。
如果曼杰這兩張蓋著都是小兵,那她就有兩種打法。一是直接出“丞相牌”搶國王,等曼杰質疑過后,扭頭就把親王淘汰了,然而,葵傾是很懂人情世故的,上來第一把,就親手把親王送出局,她是做不出來這樣的事兒的;二是先出一張小兵,先輸一個回合,然后在質疑環節再出一張小兵。第二種情況會讓曼杰吃到三個底注,桌上只剩一張蓋牌。那按正常情況這樣打下去,到了牌局的最后,她和親王都可以吃到四倍注。但是曼杰又不是傻子,怎么會預料不到這種情況呢?
放著那張明著的“丞相牌”不用,而是把主動權交到自己手上,葵傾心想曼杰是不可能會這么傻的。所以曼杰剩下那兩張牌,必然是丞相、小兵各一張。
面對這種情況,葵傾頭一張只能打“小兵牌”了。因為曼杰沒理由少吃這一個底注的,所以他必然先出的是一張“丞相牌”。
所以葵傾只能先賠一個底注。她再接著補注的話,那就不得不選擇質疑了。因為如果她放棄了質疑,曼杰在吃了三個底注后,手上依然有兩張蓋著的牌。這到他攻擊第三個人的時候,誰還能擋得了?畢竟他有一明一暗兩張“丞相卡”在手里。
所以在葵傾的質疑中,她會面臨一個兩難的困境,到底是出小兵,還是出丞相?
若是出“小兵牌”,倒是可以保證曼杰沒法將國王的身份轉移到她身上。可如果碰到曼杰出的是丞相的話,她會在質疑這個環節輸掉,那曼杰就吃會掉四個底注了。只要他下一個攻擊的對手沒有“國王牌”,那這局牌就會以曼杰吃滿五個底注而結束了。
若是在質疑環節出“丞相牌”,要是碰到曼杰出的是小兵的話,那她就要成為國王了。屆時只剩一張蓋牌,一張明牌丞相的國王能走多遠?到牌局結束,估計是國王的頭銜砸自己手里,還得面對一桌的“公共質疑”,大概率得賠個底朝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天。
葵傾笑了笑,在梨渦瀲滟間就做出了決斷。
不出意外地,她先出了一張“小兵牌”,把第三個一千盧尼的底注輸給了曼杰。
然后,毫不遲疑,補注,質疑曼杰。
而后兩人各推出一張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