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國現在在位的國君已經年過六十,又素來多病,縱然有大內的太醫與供奉皇室的異人看護,也讓人擔憂隨時有暴斃之危。
皇帝老邁將死,他繼承人的位置自然成了無數人角力的舞臺。
這位皇帝目前在世的兒子一共八人,而已經成年,有資本競爭皇位的不過前四人而已。
其中長子與四子皆是皇后所出,僅從身份而論最為尊貴,尤其是皇長子更是嫡長子,按理應當是太子首選。
可惜這幾年帝后感情不睦,這天大的助力反倒成了拖累。
而西晉皇帝的第二個兒子,母親卻是南晉國四公之一武陽公的親妹,乃是當年兩國交好之時。一場政治聯姻的產物。
這個敏感的身份,讓二皇子在朝堂上的口碑差異極大。
有支持者覺得若二皇子登基,那么可以大大拉近西晉與南晉兩國的關系,可避免許多無畏的刀兵之災。甚至有朝一日兵不血刃的合兵兩晉,重建晉朝,也未必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對,在有大臣認為二皇子與南晉國的關聯會是極大利好的同時,也有大臣覺得由二皇子繼位乃是十分兇險之事。
“焉知其母之心,在我國而不在西晉耶?”
如此類的攻擊話語,二皇子可謂是聽得耳根子都起繭。
這幾位皇子若能能力,各個都有出眾之處,可朝野之間公認最為賢能的皇子,還數林凡剛剛結識的姜因齊。
姜因齊自幼聰慧,深得其父喜愛,長大后不論治民還是外務,乃至于編書集冊,都頗有成果。
按說姜因齊如此出色,早就該成為其父屬意的太子人選,可就像他的兄弟受到了出身的影響一般,他的身世成了他最大的弱點。
姜因齊的母親乃是皇宮中的一名普通宮女,全是因為姿色出眾才被寵幸,剩下姜因齊后又早早過世。
原本姜因齊在少年時并不受重視,全是靠著自己的能力才脫穎而出。
可這是因為這樣的身世,讓他天然缺少了盟友,同樣也欠缺了大義名分。
一個能力最為出眾,但是根基最為淺薄的皇子,無疑會成為眾矢之的,成為所有有意皇位之人的第一個目標。
林凡聽完狄去疾的描述后,心中也是默默嘆了一口氣。
今日一見,他對姜因齊的感官不差,可這樣的局勢卻非姜因齊的能力可解。
別人不論,光是與姜因齊某個對手合作的沈明道,就是姜因齊無法對抗的存在。
石刀川中現身的不過是一些與沈明道有關聯的殺手,就已經讓姜因齊很難對抗。若是有朝一日,沈明道拉下臉面,親自動手刺殺姜因齊,他又如何能防?
他把這想法與狄去疾一說,狄去疾也是點頭稱是,說道:“可惜平妖騎只效忠于國君,不然以這位三皇子的能耐,只要籠絡到平妖騎,又何必擔心什么沈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