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捕魚隊,其實就是張三一人下水,幾個漢子在岸上等著,將每日的收獲一起帶回來而已。
閑時一樂還好,誰讓自己兒子水性好,婦人家又頭發長見識短,不知黃河兇險,可是這每日去一次,張母就不同意了,畢竟這水性再好也有個意外什么的,不得已之下,張母以拿別的交換為由,想要推辭掉。
張莊的人們以不忠于宗族,不孝子等名頭,要趕走孤兒寡母,俗話說在家千般好,出門萬事難,這下張母可就怕了,被迫同意。
這分明就是欺負老實人啊,張三也是又老實又孝順,母親都同意了,他也不好說什么,如此一來,只十六歲的年紀,除了黃河流冰凌的冬天,每日風雨無阻的前往黃河抓魚。
他有天賦,又熟能生巧,這本事越發長進,十里八鄉都知道張莊有個張三,能下黃河抓魚,不但沒淹死,每日還能抓百來斤,下那濤濤黃河就如自家后院一般,人送外號張黃河。
而這張莊能保存完好,全莊人得以幸存下來,也是張三的功勞。
那后金四次入塞的時候,八旗兵一路燒殺搶掠,河北岸的濃煙隔著黃河也清晰可見,張三冒著初冬的寒冷,孤身游過黃河探個明白,回來之后和全村人一起挖了個大地窖避禍,這才得保存全村。
可是就是這么一位全村的大功臣,在今年夏末秋初,帶人去往黃河例行捕魚,去后卻是張母為了張羅兒子的婚事,準備把地賣一塊,結果是價格天差地別,張母不準備賣了,哪想那蘇家見她孤兒寡母的,以為好欺負,當時就要強買強賣,雙方爭執起來,張母被推倒摔死當場。
張莊的人開始懼于蘇雙千的威風沒人敢幫腔,事后又怕張三出工不出力,甚至再不下黃河捕魚了,竟將這事隱瞞下來,只說是張母自己摔倒死的。
正是沒有不透風的墻,隱瞞了一個多月,終于在孩子的口誤中,被張三聽了個明白。
張三當時就氣瘋了,直接去蘇莊問罪,蘇莊大門緊閉,更不讓他進門,他又報到官府,官府里連縣太爺都是新官上任,怕是早被蘇本賢買通了,只草草的派了兩個衙役問過,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張三氣憤之下再不下河,村民多次勸告威脅無果,張震來時所見的,正是張莊人連去年冬天所剩的魚干的吃完了,集體發瘋將張三趕出來的一幕。
這是個能人啊!
張震身為穿越者,后世的信息發達,老家又靠近黃河,哪年不聽到幾回有人下黃河洗澡淹死的事?這次穿越是初夏,還未到洗澡的時節,去年鄰村可是死了一家三口,是兄弟倆和兄弟倆中老大的七歲的兒子。
別人洗個澡動不動就淹死,這位倒好,一村人的吃食全靠他下河,真心是能人啊!尤其是張震聽說他還撈上來過十四斤的王八和三十一斤的大鯉魚,心中的贊嘆就別提了。
魚在水中有十倍的力氣,烏龜王八更有鉆地的本領,想抓它們那難度相比魚類更是難了數倍,最主要的,這些東西的出處可不是那抽干的水坑,這可是在處處暗流旋渦的黃河里啊!
這本事,就是水滸里的浪里白條怕是也比不過,能人,絕對的能人!一定要收歸麾下,絕不能便宜了李自成!
————————————
PS:作者家離黃河幾十里吧,每年都聽說黃河淹死人的事,最近的一次就是今年,死了一家三口,哥倆外加老大的兒子,花了幾萬雇人雇船打撈了三天,就撈出來兩具尸體,其中一個還不是他們家的.....
在此鄭重警告!張三下黃河為情節,那黃河看上去平靜,里面旋渦暗流陷坑多了去了,千萬不要嘗試!
順便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