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黃不接鬧糧荒這種事,在連年災荒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相比寒冬,這春天總有些旮旯里有小草會發芽,總有些看上去已經枯萎的枯樹吐出新葉,經歷一冬天的封凍,年后開航的運河也更加忙碌,碼頭上也有不少活計能掙上幾文錢,再加上張震這等不時佘粥的,對饑民來說,春天更容易渡過。
佃戶們聽信了張震的話,在日落時分澆水,半夜子時之前必須停止,這樣最利于小麥生長,還不虞麥苗被次日的陽光灼傷。
這可是張震從后世的菜農口中聽來的經驗,佃戶們通力合作一夜幾塊地集中澆水,效果也是非常好。
拔節,抽穗,灌漿,小麥在一天天瘋長,眼見麥穗已經開始發黃,芒種還未到,張國維如約而至。
看著滿地碩大的麥穗頭,張國維激動的熱淚盈眶,而讓他激動的怒發沖冠的事也在兩日后發生了。
正是芒種這天,張震不忙著套種玉米花生之類的秋季作物,反是給佃戶們人手發一把鐮刀一個圍兜,張羅著把那高出來的麥穗割下來帶出麥田。
這個做法,張國維直接氣炸了,頭一次不顧踩踏了麥子,箭步沖進田里,拉著張震的衣領氣的說不出話來。
張震一見他的樣子,很快明白過來,笑道:“大人忘了我和你說過的話了?現在那啥已經過去了,剩下的就是保證糧種的純度,這些高出一截的麥苗必須清理干凈!”
“一棵不留啊?!”
張國維錯愕片刻回想起來,心中總有些不舍得,這問話都帶著哭腔了,那臉成苦瓜樣,苦惱的拽著自己胡子,力道之大,張震清楚的看到他拽下幾根來,看那樣子,仿佛割這高麥是要他的老命一般。
而張國維這話,也問出了大家的心聲。
哪怕豐收近在眼前,關鍵誰也沒見過這等麥穗擠麥穗,偏偏個個麥穗還分外實誠的景象。
就是最有經驗的老農,此時也不敢妄說這片地的畝產量會是何等的驚人。
而佃戶們都巴望著產量上九石十石呢!想想三畝地能留下二三十石糧食,誰不幸福的發暈?
這撥開麥穗那麥粒還有些青嫩呢,哪怕是高麥,一看就是播種前摻進去的那些,誰又舍得割啊?
“一棵不留!”張震堅定的說道,說完笑道:“大家也不用擔心佃租,要不這樣,割下來的麥穗頭稱重全部記下,只算作定抽成的產量,不計入交租的產量,如何?”
眾人明白了意思,馬上就是一陣歡呼。
“少爺英明!!”
“少爺是好人,等回家俺老婆子多燒香火,保佑少爺長命百歲,多子多孫!”
大明的麥種長出的麥子很快清理一空,各家稱了重量,清楚的記在了小本上。
而這匪夷所思的舉動,也瞬間傳揚開去,等到開鐮那天,南陽鎮萬人空巷不說,幾十上百里外都有人步行趕來觀看的,那獨山湖里,更是停泊了幾百艘大小船只,這三百畝地的周圍,怕是圍了兩萬人也不止。
——————————
PS:鋪墊寫了十二萬字,謝謝大家能堅持下來,不出意外一兩章內就造反了,更新完畢,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