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小區,快走到單元樓下的時候,趙琦突然有一種寒毛直豎的感覺,連忙朝前面跑了幾步,就聽身后響起叮當一聲,回頭一看,有一件銅鏡一樣東西掉到了地上,砸出了一個小坑。
趙琦嚇了一跳,后背都冒起了冷汗,要不是自己突然第六感降臨,這一下,十有**就掉到他頭上了,那東西連水泥地都能砸出一個小坑,更何況砸到頭上,輕者頭破血流,嚴重的話,腦瓜子都給干扁了。
“誰特么這么缺德,亂丟東西啊!”趙琦看著樓上大聲怒問道。
由于聲音太大,引起了小區住戶的注意,不遠處的小區保安趕了過來,詢問趙琦什么情況,得知了情況后,也替趙琦捏了一把汗,同時慶幸趙琦沒有被砸到,否則如果查不到是誰扔的,物業雖然沒有責任,但也是一件麻煩事,至少得幫助尋找扔東西的人。
好在沒有砸到人,保安朝剛才墜落的東西看去:“這是不是銅鏡啊?”
趙琦走過去撿起,看了看:“是銅鏡。”
說到這,他心中一動:“看樣子,有些年頭了嘛。呂大叔,你知不知道這幢樓有誰搞收藏的?”
“還真不太清楚。”保安搖了搖頭:“如果找不到人就這么算了吧。”
“我說老呂,你這話就不對了吧,我兒子是運氣好沒被砸到,萬一下次又丟東西下來,砸到了人怎么辦?”說話的是李蘭,她剛才正好在陽臺晾衣服,聽到了兒子的怒問聲,連忙跑了下來,聽到保安這么說,當即就火了。
保安連忙道歉,有些苦惱地說道:“可要是扔的人不承認,這怎么查啊?”
李蘭指著趙琦手里的銅鏡:“這不是有銅鏡嗎?上面肯定有扔的人的指紋吧。”
趙琦笑呵呵地說道:“媽,不用這么麻煩,這銅鏡不要最好,咱們拿回去,說不定還能賣十幾萬呢。”
“啊!”四周的人聽見這話,都大吃了一驚。
“這難道是古董?”李蘭驚訝地問道。
“我覺得很可能是古董。”趙琦模棱兩可地說道。
旁邊有個老人提出了疑問:“不對吧,我見古書上不是有‘破鏡重圓’的典故嗎?如果是古董,從樓上扔下來,還不得摔碎了。”
趙琦看了看他,說道:“您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不知你有沒有聽說過錢鍾書先生的一段典故。”
錢鍾書翻閱《太平廣記·楊素》篇時,對“破鏡重圓”的典故心起疑竇,結實的古銅鏡怎么會一分為二呢?
他在書房里踱來踱去,百思不得其解。這時,他正好抬頭看到書柜上擺著的一面銅鏡,便順手拿起毫不猶豫就往地上摔。“桄榔”一聲,銅鏡在地上打了個滾,滾到了書桌下邊,他拿起后左看右看,除了有一些磕碰的痕跡,并沒有裂開。
摔一面銅鏡,錢鍾書還是有點不放心,索性把自己多年收藏的十幾面古鏡都拿了出來,一個個地往地上摔。
十幾面古鏡摔到地上,“了無損裂”,他這才放心。他認為銅鏡絕非如隋代笑話集《啟顏錄》所說“墮地分二片”那般脆弱,并將自己的實驗過程和讀書筆記寫入《管錐編》中。
聽趙琦講述了這個故事,老人也不再認為,這面銅鏡不是古董了,心里又有些可惜,這么一摔,至少摔掉好幾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