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趙琦又鑒定了兩件瓷器,瓷器都是真品,只是其中一件瓷器底部有裂痕,這肯定會影響價值,最后兩件瓷器,一件估價十五萬,另一件有瑕疵的估價只有六萬。
沈紅聽了估價,當時臉色就不好看了,冷笑道:“這兩件東西,我記得很清楚,他跟我說,一件花了40萬,這一件花了38萬,看來57萬都被他拿去揮霍了。哎,說來也怪我,對錢的事情不敏感,我要是管緊一些,他就沒有那么多空子可鉆了。”
趙琦勸了她幾句,夫妻間有誰真想著鉆空子,總有機會能找到,畢竟不可能像防賊一樣防著,否則又何必還要結婚?
最后鑒定的是書畫,趙琦問沈紅要了一副白手套,把畫卷放到長桌上,慢慢展開,里面的內容呈現在眼前。
畫中寫一士駕小舟載酒訪友,近岸虬松迎風,坡石嶙峋,一老者坐茅堂中面水待客,屋外綠筠繞籬,涼陰蔽日,江頭遠山如睡,天水相接,畫境幽靜空闊。
右上自題七絕一首,鈐印為“徐渭之印(白)”、“天池山人(白)”。
趙琦雖然不懂書畫,但眼光還是有的,看到這幅畫時,他頓時眼前一亮,大致瀏覽了一番,贊道:“筆墨率意,頗具靈性,好一幅《扁舟載酒圖》!而且居然還是徐渭的作品,不得了!”
徐渭是明代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與解縉、楊慎并稱“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
其畫能吸取前人精華而脫胎換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無所不工,以花卉最為出色,開創了一代畫風,對后世畫壇影響極大。
這么有名的人物,作品的價值自然極高,趙琦清楚地記得,17年,有一幅徐渭的寫生手卷,拍出了1.2億多,轟動了收藏界。
可惜這幅畫尺幅小了一些,但以現在的市場價值估算,至少也得有三百萬以上。
這樣的名家名畫,平時也只能在博物館才能一睹真容,趙琦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準備仔細鑒賞這幅令人驚艷的畫作。
正在這時,外面傳來“嘭嘭嘭”的敲門聲。
沈紅快步走了過去:“趙小菊你想干什么,你家敲門是這么敲的?!”
趙小菊冷哼一聲:“我要看那些古玩,不要被你掉包了。”
“你……真是賊喊捉賊!”沈紅氣得夠嗆,真想把門給關上,但如果那樣,又給了趙小菊借口,到時還要麻煩。
趙小菊進了屋,得意洋洋的嘴臉,讓沈紅見了都想上去給她兩巴掌。
趙小菊他們叫來的鑒定師傅,是一位中年人,姓陸,看起來文質彬彬的樣子,像是專家學者,不過趙琦沒聽說過此人,更別說見過了。
這位陸老師看了趙琦一眼,就把目光投向了桌上的畫作上,整個人愣了愣,隨即就像餓狼一樣朝畫作撲了過去。到了桌邊,他又突然輕手輕腳,好像生怕帶起來的風,把畫給吹壞了。
他面帶微笑望向趙琦:“小友,能不能先讓我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