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子看著趙琦剛寫在地上的字:“哦,我認識字,我爸爸教過我,這個是趙,這個字是琦。”
趙琦說:“你爸媽一定是非常稱職的父母。”
憨子喜笑顏開:“你是個好人。”
趙琦笑著問道:“你為什么知道我是好人?”
“我就是知道。”憨子非常自信地說:“我能看出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別想瞞過我的眼睛,我是名偵探柯南!”
趙琦聽到最后,差點笑出聲來,這明顯是動畫看多了。
憨子突然問道:“趙琦,我來我們村子做什么?”
如果趙琦沒有聽到剛才那句話,肯定會以為憨子變正常了,他笑著說:“我是來收古董的,你知道哪里有嗎?”
“什么是古董?”
“古董嘛,就是從前老一輩留下來的東西,簡單說就是以前家里留下來的沒用的舊東西,比如舊碗啊,罐啊,帽筒膽瓶……”
可能現在許多人,不清楚“帽筒”是什么?“帽筒”興起于清朝咸豐年間,興盛于上世紀前半葉,至今已有150余年歷史。初始,“帽筒”用于置放帽子;后來,發展成為居家擺設、女兒出嫁時的必備陪嫁品。
而膽瓶是一種頸部細長而腹部大的花瓶,形狀有點像膽,因此而得名,在以前,膽瓶家里也很常見。
“哦,我家里到是有一些沒用的東西,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你說的古董。”憨子搖了搖頭,一副不太明白的樣子。
“你家現在還有沒有人,要不我上你家去看看?”憨子對古董的概念都不確切,就算家里有可賣的古董,他自己也不知道,所以趙琦覺得還是上門看看比較好。
“我媽去鎮上賣菜了,我爸在田里干活,家里就有我一個人。”
“那你先帶我到你家,你再去把你爸叫回來。”
“哦。”憨子撓了撓頭:“你到我家去看有沒有古董,看到了你買嗎?”
“對呀,我買。”
“那古董能值多少錢啊?”
“這個就不好說了,每樣古董的價值都不一樣,有不值錢的,也有值上萬的。”
“還能值上萬啊!”憨子顯得非常興奮,掰著手指卻數不過來。
趙琦看著好笑,說道:“一萬塊錢如果都買豬肉,你天天吃,能吃幾年都吃不完。”
“啊呀呀,快到我家去看看有沒有古董。”憨子拉著趙琦就想往他家走。
“別急啊,我還有自行車……”
沒一會,憨子就帶著趙琦到了他家門口,一看那房子的樣子,就知道他家不富裕,有好東西的可能性比較小,或者說基本沒有,不過既然來都來了,總要看看再說。
“我就在門口等著,你去把你爸叫回來。”趙琦到底不是沒有底線的人,占一個傻子的便宜,他心里的關過不去。
“好咧,那你等著別走呀!”憨子逃也似地朝他家的地跑去。
趙琦在門口等著,期間有幾個村民路過,還好奇地看了趙琦兩眼,不過都沒有上來問他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