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了一會,他覺得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況且,人家大模大樣地把五花土堆在這里,本村人都不操心,還要他一個外人來操心?
放下手中的土,趙琦在土堆里尋找,發現確實有一些陶瓷片,有些還是帶彩的,符合唐朝時期的特征,但破碎的實在太嚴重了。
找了半天,趙琦也沒找到一件值錢的東西,跟憨子說了,他也特別失望,兩個人只能打道回府。
回到村子里,趙琦讓憨子回去,他去小店取了自行車,又買了點面包,當作午飯。
之后,趙琦再去喬老四家,發現還是大門緊閉,敲了敲門,沒有人應聲,應該還沒有回來。他向鄰居打聽,說是可能明后天才會回來了。
趙琦多少有些失望,今天又白得跑了一趟,關鍵還得跑一趟,總不見得行百里者半九十,那就做了無用功了。
趙琦這人有股子韌勁,稍微開導一下自己,心情又好了起來,騎上自己車,向旁邊的村子出發,他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下午四點之前,無論收沒收到東西,他都要回鎮上。
之后,他又轉了一個村子,只是光吆喝,沒有人應聲。
心里稍稍有些失望,感到肚子有些餓了,時間也不早了,趙琦找了個地方,簡單地點吃面包充饑,喝些水潤潤嗓子,繼續前行。
“喂,那個收古董的,等一下。”
趙琦停下自行車,回頭一看,叫他的是個中年婦女:“大姐,你家有古董要賣嗎?”
“小伙子,你都收什么啊?”
“以前老輩人留下來的東西,盤碗,文房四寶,書畫……都可以,具體價錢,要看過再說。”
“哦,那你進來看看吧,我家有些早年間留下來的東西。”中年婦女請趙琦進了屋,讓趙琦在廳堂等一下。
半響,趙琦聽到后面有聲音傳來,是中年婦女和一位老人的對話聲,好像是老人不想賣,中年婦女在勸他賣。
“爸,您這些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等您老了,還不是給我們賣掉嗎?現在賣了,還能用在您身上,又有什么不好的呢?況且,如果這些東西值錢,您整天就放在床邊,要是被人偷了去,那還不得心疼死……”
經過中年婦女一番勸說,老人總算同意讓趙琦看看,不過必須得在他的注視下才行。
于是,中年婦女請趙琦到里屋,只見床上躺著一位干瘦的老人,據中年婦女介紹,老人是她的父親,由于腦溢血,半身不遂,平時由她和姐姐一起照料。
趙琦打了聲招呼,就見中年婦女打開放在床邊的箱子,讓趙琦看看里面的東西值不值錢。
箱子里大部分是帽筒膽瓶,燈臺香碗,都是清末民國時期的居家擺設,好歹都是老貨,但也都是一些大路貨,在市場上你基本沒人關注,也不值什么錢。
趙琦看了看,如實說:“大姐,這些東西呢,都是日常用品,市場上的量比較大,暫時還值不了錢。”
老大爺頓時不樂意了:“胡說,這些都是我爸媽留下來的,最早的都可以到清代,怎么就不值錢了?”
趙琦笑了笑:“大爺,我打個比方啊,您覺得咱們現在賣五塊十塊錢一只的海碗,過上一百年,能值多少錢?道理是一樣的,您這箱子里的東西,雖然保存的也有百年了,但因為是民用瓷,數量太大,也不是很精美,市場上肯定賣不出價錢來。”
老人表情不悅:“哼,我還不知道你們這些人,就為了賺點昧心錢,能把真得說成是假的,反正騙死人不償命,是吧!”
(今天有事,更新晚了,明天應該能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