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質?”李掌柜一開始沒有反應過來,片刻后,他恍然大悟,有些驚訝道:“它是用紫銅做的!”
李掌柜之所以驚訝,是因為銅在古代是緊缺物資,歷代造錢幣都用銅,還有很多銅鑄件,銅的需求量很大,可是咱們是個缺銅的國家,資源有限,于是,每個新朝建立之初,都是把前朝的代幣、銅器重新回爐熔煉,再鑄造本朝錢幣。
而紫銅是純銅,沒有摻入其它物質,對銅材的消耗非常大,所以銅質工藝品用紫銅做原料的很少。像這類使用紫銅制作的文盤,更加稍有,李掌柜從來都沒有見過。
趙琦說:“我認為這只文盤肯定是有著特殊的意義的,只是,我昨天研究一會,實在想不出,有這方面的歷史記載,所以想向李掌柜請教一下。”
“這個還真是我的知識盲區了。”李掌柜搖了搖頭,他對此也不了解,記憶中并沒有類似的記載。
趙琦道了聲謝,其實他知道這樣沒有明顯特征的器物,是很難尋找它的來歷的,他之所以想要打聽清楚,也是源于對此物的好奇,同時也有一些想要參透其中奧妙的心思在里面。
不過,這件事情他也不是非要知道不可,能知道固然增長了學問,不知道也只是稍稍有些遺憾,畢竟想要盡究歷史是不可能的。
這只獨特的文盤,趙琦并沒有打算轉讓,別人可能并不認同它的價值是一方面,主要還是買它的價錢不貴,放著也占用不了多少資金,說不定運氣好,就打探到了它的特殊意義呢?
李掌柜盤算了趙琦那些東西的價值,說至少可以賣到三萬五,如果趙琦急用錢,可以先把錢拿去。
趙琦想了想,還是要了三萬塊錢,這事還是留有余地比較好,萬一要是賣不到三萬五,也不會太尷尬。
不過,李掌柜卻還是硬塞給了趙琦三萬五,大了不接受,就不當他是朋友的意思,趙琦也只得收下。
趙琦有了這筆錢,再加上身上的現金,算來有有將近六萬了,雖然很可能還是不夠,但至少心里有了底。
從李掌柜那出來,趙琦趕去跟小杜會合,小杜的店也在古玩城附近,趙琦很快便找到了地方。
也算湊巧,小杜正好在鎖門,兩人打了招呼,小杜說:“老弟,今天不湊巧,等回頭有時間,我帶你看看我的東西。”
“行。”趙琦邊走邊問:“那個人是什么情況啊?”
小杜搖了搖頭:“嘿,心太貪,打了眼唄。”
兩人這次要去的人家姓呂,呂老板專門經營瓷器,不過,他主要賣明清瓷器為主,現在明清瓷器市場競爭激烈,他就打算轉個項目。
前段時間,呂老板得到消息,說是燕省某地出土了幾件精品定窯瓷器,定窯瓷器他也摸過幾件,自認對此頗有心得,于是就去了。
幾經周折,呂老板到了地兒,看到了貨物。一看之下,果然不同凡響,拍賣會上的定瓷也不過如此了。
貨主講了一大通事先精心編好的謊言,當時呂老板沉醉在賺大錢的美夢中,早已失了本心,分辨能力十成就只剩下五成,于是當即決定購買。
(PS:關于最近的更新,主要是遇到了一些煩心事,現在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了,更新量會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