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趙琦說道:“這個價錢有些高啊,買下來我的風險太大了。”
他拿出了中年人的說辭,認為有可能是光緒仿康熙,不過他說的委婉一些,說是存疑。
事實上,光緒仿前朝官窯瓷成風,尤其仿康熙瓷。從仿制的水平上看,光緒仿制康熙瓷器,不僅表現在造型、紋飾、胎釉、工藝等方面,就連康熙瓷器的缺點(瓷器上針眼比較多)也照樣仿制。
可以說,光緒時期是仿制康熙水平最高的時期。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足以以假亂真。不像現在很多仿制康熙的瓷器,大多以真品圖片或從博物館看完真品后進行仿制,在重量上、尺寸上、紋飾上并沒有客觀的尺度,只能憑借自己的經驗,主觀臆造出來,跟真品有不小差距。
趙琦說了自己的意見,在外人聽來,句句在理,再加上剛才中年人也持相同觀點,令店主更加猶豫了。
趙琦又回了一句:“老板,咱們明人不說暗話,如果這只飲中八仙杯是真品,上拍都有可能拍出大幾十萬的價格吧。”
店主終于松口了:“最低35萬。”
趙琦心中一笑,他一下殺到28萬,最終又加了一萬就成交了。
付了錢,趙琦琢磨著是否向店主打聽杯子的來歷,但考慮了一下,他還是放棄了,他和店主不是朋友,在古玩這行,很忌諱向店家打聽東西的來歷。
目標達成,趙琦連忙返回酒店,把剛才買到的東西放到保險箱里,接著又趕去和呂會令碰頭。
呂會令是一位風度翩翩的中年人,氣質儒雅,年輕的時候肯定是少女殺手。
相互做了介紹,雙方握了握手,呂會令帶路前往購買扇面的那位藏家家中。
路上,兩人閑聊,趙琦講了一些自己的事情,和呂會令聊了一些古玩方面的見解,加深了一些雙方的了解。
很快,呂會令帶著趙琦來到一幢別墅前,呂會令上前按了門鈴,跟屋里的人說了幾句,沒一會,就有傭人過來為他們開門。
隨著傭人來到客人,趙琦見到了此間的主人汪學賓。
汪學賓是個長得比較粗獷的中年男子,說起話來中氣十足,看起來像是個比較爽快的人。
從交流來看,汪學賓是個急性子,大家說了幾句客套話,便說起了主題。
“你要的那幅扇面就在盒子里,你看看對不對。”
趙琦點了點頭,戴上手套打開盒子拿出扇面,確實是他要的東西。
說起來,唐寅的書法以行楷見長,相比之下,草書就只能說一般,也正因為這樣,當初他才會答應鄭曉光的要求。
來之間,他還惡補了唐寅書法作品的定價,估算出這幅扇面的價值最高不超過三十五萬,這讓他心里松了口氣,自己手上的錢足夠了。
趙琦把扇面放了回去:“是我要的東西。”
“好。”
汪學賓說:“我這人喜歡打開天窗說亮話,這幅扇面,我本來不想出讓的,只是我最近出了一件事情,如果你能幫我解決了,這幅扇面讓給你也無妨。”
趙琦眉頭微微一皺,隨即問道:“不知是什么事情?您也知道,我不是本地人。”
汪學賓笑著擺了擺手:“正因為你不是本地人,我才會讓你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