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真是莫名其妙!”崔淼沒好氣地說。
趙琦笑著說:“本來沒開業,你跟他們說清楚了不就行了。”
崔淼想想就來氣:“那女人簡直就是神經病,我說還沒開業,她就纏著我,小嘴還甜的很,我就答應了,沒想到就是一三八!”
“別生氣了,為這種人生氣不值得。”趙琦把盒子放到柜臺上:“你小叔要的瓷器,我給帶來了,你瞧瞧吧。”
“有什么好瞧的,肯定沒問題!”
“親兄弟明算賬,你還是好好看看吧。”
“真是麻煩。”崔淼拿起小碗仔細看了看,又讓趙琦講解了一番:“好了,東西我收下了,錢我馬上轉給你,對了,中午一起吃飯啊,這是我小叔交待的,你就別拒絕了。”
趙琦笑道:“有飯吃肯定不會拒絕。”
“你等我半個小時,我還有些事情要處理。”
“那我先去古玩城轉轉。”
“好的。”
趙琦來到古玩城,突然看到路邊有個大爺在擺攤,攤位上有個麻袋蒙著的東西,他便上去問是什么。
由于已經臨近中午,今天又是工作日,已經沒什么人了,于是,大爺掀開麻袋,讓他看了一眼。
趙琦看到那件東西,心里頓時吸了口涼氣,這是一只釉里紅大碗,看樣子,有明代早期的風格,而且碗的直徑有四十多厘米,擂在那里像個小面盆似的。
趙琦連忙客氣地向大爺詢問,能不能上手看一看,大爺看了他幾眼,問他買不買?
趙琦說:“只要東西對,我肯定買!”
大爺有些不太樂意:“你們一個兩個都是這么說的,最后還不都是沒買!”
他嘴里雖然嘀咕著,但并沒有拒絕趙琦。
趙琦拿起大碗,看了好幾遍,此碗胎堅質細白,稍有厚重感。整器以釉里紅繪畫,釉面白腴光潤,釉面伴有細碎無色的自然開片紋。碗外壁口沿及足邊以釉里紅飾回紋,碗腹以釉里紅繪纏枝葵花花卉。
總體來看,此碗應該符合明代洪武時期的釉里紅風格。
釉里紅燒制的難度較大,呈色不穩定,燒成的幾率非常低,因此現存的釉里紅瓷器數量較少。也正是因為釉里紅瓷器的稀缺性,成就了它在我國陶瓷史上的特殊地位。
歷史上,元代、明初和清康雍乾是釉里紅瓷器燒造的三個重要時期,而最珍貴的釉里紅瓷器卻燒造于明代洪武時期。其燒制出來的顏色鮮艷,而且繼承了元代的特點,并在工藝技術方面均有所提高,獨樹一幟。
像這樣的大碗,在存世器中非常罕見,據考證,這種大碗名叫冰碗,碗里藏放冰塊,上面放著冷食一類的物品,在當時也只有皇親貴族才有資格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