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是個大坑,我勸你們,如果沒有太大的把握,還是不要涉足比較好。”
邢獻說道:“你們不知道,就幾天前,我一位朋友帶我去了一個造假的地方,專門做唐三彩的,非常逼真,要是我我肯定看不出來真假。”
大家聽了都很好奇,讓邢獻講講。
邢獻興致盎然,便講起了他當時的所見所聞。
造假者在對已經燒制好的唐三彩進行做舊時,先把唐三彩橫著放進盛有一定濃度的氫氟酸或者醋酸的池子里浸泡,這樣就可以通過化學反應,從而去掉新仿唐三彩表面的“賊光”。
然后將已經去掉“賊光”的唐三彩撈出來,用清水沖洗干凈,再將唐三彩放進盛有一定濃度的高錳酸鉀化學劑的池子里浸泡。
這樣做出來的效果,氣味比較難除,很容易被識破。于是,又有人把器物埋在土里,或者木屑等物,形成土銹,但這種手段需要刷漆,也容易被識破。
邢獻說的那個地方,便使用了改良出來的方法,把物品放進一個池子里,每隔一段時間澆一層泥漿,幾個月后,再把一些根系發達的植物種子撒在上面,等到植物成熟,根系腐爛,再將物品取出。
邢獻說:“經過這種方法處理的土銹,非常自然,我看一些資深藏家也看不出來。”
老程搖了搖頭:“這造假和識假,不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個不好,咱們這些人就著了那些做假的道嘍。”
馬修平說:“我覺得不盡然,關鍵還是自身能力的問題,以及不要像我今天這樣,被貪念影響,基本不會打眼。就說這唐三彩,老邢說的這種方法雖然不錯,但開片怎么辦?只要多加觀察,那些假冒貨還是很容易露出破綻的。”
“你說的,那些作舊的也都想的到啦。”邢獻講了一些制作開片的辦法:“下回我機會,我去搞一件成品過來,你看過就知道我當時是什么感受了。”
瞿俊民聽到這里,問趙琦的意見。
趙琦說:“邢掌柜說的這些作舊辦法我也有所耳聞,如果拿不準,還是不要碰比較好。當然,這些辦法也不是沒有破綻,就比方說開片。
那幾種方法做的再逼真,它釉面上的開片縫隙還是比較寬的,而真品的開片縫隙相對比較細密。同時,在放大鏡下仔細觀察會發現,真品的開片像干枯開裂的河床一樣,往往開裂的每一片的開片中心是往下凹下去的,而贗品開片的中心是鼓起的……”
趙琦講了一些后世才總結出來鑒定方法:“邢掌柜,回頭有機會可以看一下,我說的方法對不對。”
邢獻聽了之后摩拳擦掌:“我都想現在就去那個地方瞧瞧了,要是你講的方法有用,我們可都要好好謝謝你。”
大家連連點頭稱是。
趙琦笑道:“別客氣,咱們同行之間的交流,不就是為了提高各自的眼力嘛。咱們這行做舊,只有咱們想不到,沒有那些人做不到的,靠一個人的力量,很可能知道某種方法的時候,自己早就已經損失慘重了,所以需要靠大家的力量,互通有無才行。”
大家紛紛深以為然,現在科學發達,作假者有著各種儀器的幫忙,比起以前,想到新方法的時間要少的多,現在造假技術之高,創新之快,可謂“假作真時真亦假”,只靠個人的能力想要識別,就跟蚍蜉撼樹一樣。
瞿俊民提議道:“要不,咱們組個群,在網絡上聯絡,及時方便的多。”
“行啊。”大家同意了這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