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進入古玩這行的新人,都和柳慧婷有著類似的想法,趙琦趙琦看著她告誡道:
“想要學習古玩鑒定,你應該多去博物館看看,多學習一些理論知識,再結合實物分析思考,不要整天幻想著撿漏,那樣只會讓你傷財又傷心。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也不能說沒有,但那也是針對有了準備的人。”
“你話說的多,你有理!但總不能就這么回去吧?”柳慧婷說到這里,蹙眉道:“不對呀,跑題了吧,我是讓你給我講一些這行的規矩啊!”
趙琦淡淡地說道:“我剛才給你講的就是規矩,來古玩市場可以,好奇心和貪念都不要這么重,你如果信我,那就在沒有把握之前,暫時只看不買。走吧,這行的一些道道,接下來咱們邊走邊說。”
趙琦其實也沒想現在就走,難得來一次杭城著名的古玩城,哪怕冷清也是要逛逛的,他一邊給柳慧婷講著行里的一些明里或者暗地的規矩,一邊尋找著能入眼的器物,碰到有代表性的物件,他也會給柳慧婷講一講。
兩人走進一家古玩店,挑挑揀揀,最終以兩百塊錢,買了一件魚形小玩意兒。
趙琦一邊付錢一邊問道:“老板,聽你口音好像不是本地的吧?”
店老板接過錢辨識了真偽,點點頭:“對啊,我是楚郢人。”
柳慧婷正在打量柜臺上一件瓷器,聞言抬起頭來:“咦,你那邊古玩市場也挺大的,怎么想到來杭城做生意?”
店老板笑了笑:“杭城到底是沿海地區的大城市,這里物件流通快,相比之下,比我老家要賺的多一些。”
柳慧婷說道:“那你的生意應該不錯吧。”
提起生意,店老板連連擺手,指了指空蕩蕩的店鋪:“現在不比以前了,生意不好做了,想我們古楚之地,有多少好東西啊,經我手的也有不少,可惜我前幾年出手太早,比起現在的價錢,虧大發了,以至于現在只能倒騰一些不入流的玩意。
杭城玩的人到是不少,來二百大的也多,可是圈子就那么大,玩的也就那么一撥人,東西傳來傳去最后都到這些人手上,好東西賣不貴,差東西不敢賣。”
抱怨了半天,他又嘀咕道:“杭城的玩家都像‘神仙’,整天逛,眼睛厲害,要么不下手,下手就是能抓到‘仙丹’,不比外地趕來的,身上帶著錢,總要買點回去,價錢也好說……”
趙琦開玩笑似地說:“老板,我也是外地來的,你這么說,好像顯得我是棒槌一樣。”
店老板笑嘻嘻地說:“嘿!一回生二回熟嘛,你再拿幾件,我給你打個折。”
“今天就算了,以后有好貨,記得聯系我。”趙琦給店老板留下一張名片,帶著柳慧婷走了。
古玩這行想要遇到好貨色,運氣也很重要,說不定這不經意的舉動,就讓趙琦得到一件珍品。
“下次一定。”店老板接過名片看了看,覺得“趙琦”這個名字有些熟悉,再一想,不就是《收藏月刊》那篇文章中寫的名字嘛,應該是同一個人吧?
店老板暗道,原來文章中寫的趙琦這么年輕,難怪會受到質疑,對了,剛才那枚魚形佩,自己到底有沒有走眼?
不提正在糾結中的店老板,出了店,走出十多米,趙琦開口道:“如果我是店家,剛才你一進店里,就知道你不是懂行的。”
柳慧婷很意外,她仔細回憶了一下,自己也沒有做出外行才做的事啊,趙琦為什么這么說?
趙琦看著她,微微一笑:“不明白是吧,你再想一想,進屋之后,是不是直接沖著那件粉彩花瓶去的?”
“對,那又怎么了?”柳慧婷露出疑惑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