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從口袋里拿出兩百塊錢,遞給了攤主。
攤主用紫外線燈鑒別了鈔票的真偽,把碗用報紙包了一下,遞到趙琦面前:“東西您收好。”
趙琦把瓷碗放進布包里,起身離開。
沒走幾步,關哲安就忍不住問道:“琦哥,你怎么想到買這只碗?”
趙琦笑著說:“我知道它是舊底新胎,只不過做工確實不錯,我想買回去當個標本。”
湯若懷的那只被他敲碎了,作為標本意義不是很大。
他又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鄭哲安說:“過年的時候,三掘子拿著這只碗去我家,本來想賣給我爺爺,也是巧了,我爺爺有一對真品,上面的內容和這個一致,就知道有問題,之后就看了出來。”
趙琦點了點頭,但有一點他沒想明白:“這玩意兒其實做的挺好的,怎么放了這么久都沒賣出去?”
鄭哲安笑了笑,小聲說道:“圈子有個叫鐵黑子的,跟他不對付,那天他也有東西送到我爺爺那里,知道此事后,就宣揚了出去,行里人知道了,當然不會買。至于一直放到現在,一方面他不想便宜賣了,另一方面可能也跟運氣有關。”
古玩這行的買賣,有時確實挺邪性的,拿拍賣會上的拍品來說,有的明明是件贗品,卻有許多人爭奪,有的明明開門到代,卻無人問津。
因此,許多人撿漏的之后,也說是緣分到了。
就說這只碗,也是由于鄭哲安在場,三掘子才會便宜賣給趙琦,否則他連四百都不會肯賣。
接下來,兩人邊走邊淘貨,兩人如果遇到有意思的物件,會相互討論一番。
必須要說,論水平,鄭哲安確實比不上趙琦,然而,他到底出生于古玩世家,見多識廣,有些東西是平頭百姓的趙琦無法接觸的,比如說故宮內的藏品,鄭哲安憑著爺爺的交情,就能欣賞到一些常人無法上手的器物,趙琦肯定做不到。
因此,這樣的交流,雙方都有所收獲。
但有利也有弊,鄭哲安是潘家園的常客,以前還經常能撿個漏,時間長了,小販們跟他熟悉了,撿漏的機會越來越少,他看上的東西,賣價也隨之上升。
現在鄭哲安跟在趙琦身邊,這也導致趙琦想還價都非常困難,這讓鄭哲安非常不好意思,找了個由頭就離開了,約好等鬼市收市后再聚。
眼見天色越來越亮,一些攤販開始收攤打道回府,市場比起剛才也冷清了一些。
趙琦意欲轉轉看看就回去。這時,只見一個年近40歲的男子擺著一個地攤,上面放著一些小玉器件、古幣、瓷器等。
趙琦冷不丁看到一個五彩小筆洗,便拿起來看,筆洗內外壁均以五彩裝飾,內壁洗心繪五彩麒麟圖,麒麟右爪輕抬起,回首凝望,目露兇光,身后怪石嶙峋,整體景物布局緊湊。
內壁繪錦地五彩開光博古圖。外壁通景繪五彩山水景物圖,山石層巒疊嶂,兩高士橋間相會,大雁人字形高飛,景色宜人。底部落“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款。
這筆洗使用的五彩都不正,胎質比較粗,趙琦判斷是晚清時期民窯的仿制品,但畫工還算到位,算是仿制品中的佼佼者,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趙琦指著筆洗問攤主:“這個多少錢?”
攤主看了看趙琦,直接報價八百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