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書畫、白玉田黃、紅木家具、明清官窯等等,在古玩圈子里?人們平日里都津津樂道,可是一旦出現在大家面前?卻未必認識。
就拿趙琦撿漏的這件元青花來說?在圈子里找個人問一句?你認識元青花嗎?相信很多人都對這個問題嗤之以鼻,不就是元青花嘛,每個特點都背得滾瓜亂熟。
但到了現實之中,就未必是真的認識了,眼前這件元青花,放在店里少說也有好幾個月了,前世更是足足放了五年,東西就在店里大大方方地擺著,可是人們都不認為那是一件真貨,沒有人愿意仔細研究一下,結果錯失了良機。
蘇良才又說:“說句難聽的話,這又何嘗不是對見過這件元青花的人的一次打臉呢!”
接下來,大家又聊了一會元青花,交流的過程,又讓蘇良才對趙琦高看了幾分,小小年紀能夠如此博學,見解又深,非常難得。
蘇良才起身準備收起桌上的書法作品,隨口問道:“小趙,你對書法怎么看?”
趙琦放下手中的茶杯:“我很認同郭先生說過的,書法是一項十分精細的活動。要想把字寫好,須得全神貫注,凝神靜氣,仔細觀察字的結構,并要腦、眼、手相應,準確控制運筆的輕重緩急。這樣久而久之能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個人的心理素質,養成沉著、鎮靜的習慣。
另外,書法作為華夏文明精粹之一,不單單是技藝方面的修煉,更重要的是品德修煉。是在衡量一個人品德時的參考因素之一。
當然,如果一個人的品德如果不行,那么他在書法方面的技藝就算是再高明,那也是得不到世人的認可的。因此,書法是修身養性的一劑良藥,絕不是博取功名利祿捷徑。”
蘇良才見趙琦有如此見解,有一些遇到了知己的感覺:“看來你對書法也很喜愛。”
趙琦說:“學過也練過。”
蘇良才笑道:“那能不能點評一下我的這幅作品?”
趙琦撿好的話說,當然,他的夸贊也都在點上。
蘇良才哪能聽不出來,指著趙琦哈哈一笑:“你也是個小滑頭,罰你現在寫一幅。”
趙琦頗有些不好意思:“這個,我的字難登大雅之堂啊!”
蘇良才笑道:“年輕人不要婆婆媽媽,你連字都沒寫出來,我們怎么評判?”
“那好吧,一會您老可別嫌棄我。”
趙琦猶豫了一下,還是起身來到書桌前,準備好書寫的工具,醞釀了一番,之后也用行書,也下了一首偉人的詩句:“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站在旁邊的師徒倆人,看著趙琦下筆,表情就顯得精彩起來。
隨著最后一筆落下,蘇良才不禁鼓掌叫好,問慶成文道:“你怎么看小趙的這幅作品?”
慶成文贊嘆道:“這幅作品整體氣勢上運筆之氣貫通,顯示出放逸之勢,然而在結字錯落、筆勢展蹙之間又具有靈動自然之美,可謂是盤旋跳蕩,風骨搖醉,富有力感。整幅字,無論用筆還是結字皆別出心裁,呈現多變的面貌,非常之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