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湖光對此非常贊同,也勸陶述休息。
說起來,趙琦覺得李湖光也挺好玩的,他在別人面前非常善談,但就是在陶述面前,唯唯諾諾,陶述一個眼神就能讓他膽顫心驚。
趙琦私底下問過李湖光原因,李湖光撓了撓頭,解釋說他以前出過車禍失憶,后來跟著陶述,就跟老鼠見到貓似的,可能是受了之前的影響。他不敢跟陶述問,也沒人能回答他這個問題,因此他現在都不知道,以前跟陶述是怎么相處的。
陶述可能也覺得不能再這么下去了,便同意了這個提議,讓他們自由活動。
李湖光高興的嘴都快咧到耳后根了,只是礙于陶述在場,否則肯定笑出聲來。
好不容易休息一天,趙琦想要去看看江州的風景,總不能好不容易來一趟,對江州一點印象都沒有。
但吃過了早飯,陶述卻交給趙琦一個任務,他朋友的新窯最近應該要開窯了,讓趙琦去看看,交流一下。
李湖光帶著趙琦上了車,顯得有些無精打采,嘴里嘀咕道:“好不容易能休息一天,還要干正事!”
趙琦笑了笑,最近這段時間,李湖光確實也挺累,雜活、累活都要他做,有時候陶述催的緊了,他都恨不得多幾條胳膊。
不過,李湖光雖然嘴上抱怨,但干起活來還是非常起勁,如果哪天少做了一些,他還渾身難受。
開車去陶述的朋友那,需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一路上,李湖光的嘴就像脫了韁的野馬,全程都沒有停過,趙琦都不知他哪來的這么多話。
車子在臨河的村子停了下來,趙琦看到窗外非常熱鬧,好像在舉辦著什么活動。
李湖光看了說道:“咱們來巧了,他們應該是在舉行祭窯。”
陶瓷制造七十二道工序中,入窯燒造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故有三分做就,七分燒成之說。因此,自古以來,瓷工都對窯爐都非常恭敬。
凡是新窯爐點火,或舊窯爐重新點火,都要舉行祭祀窯坊公儀式。有設神壇者,在神壇舉行;未設神壇者,則在窯爐前舉行。點上香火,擺上豬頭、菜肴等供品恭請窯坊公,保佑窯爐紅火興旺,燒好瓷,賣好價錢。瓷業主還要給點火幾送紅包,恭喜發財。
從車上下來,李湖光帶著趙琦來到舉辦活動的地方,趙琦遠遠看到,窯爐前擺放著一張香案,上面擺放著豬頭、全雞、全魚、饅頭等等。
李湖光指著不遠處一位年近五十,滿面紅光的老人,介紹道:“那位就是老師的朋友,董鄴,認識的人都叫他大董,他還有一個弟弟叫小董,兄弟倆的手藝比陶老師差了一點,不過他們徒子徒孫多,影響力比老師的大。”
“他的弟弟是哪位?”趙琦打量了一下四周。
“沒來。”李湖光搖了搖頭:“具體的,回頭我再跟你說吧。”
兩人等了一會,就聽一位老窯工高喝一聲:“祭窯開始!”隨后,誦讀一篇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