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嶺無奈地說:“我什么時候板著臉了?”
“嘿,我剛才看得清清楚楚,你還狡辯?”李新玥對著趙琦說:“你說我有沒有冤枉他?”
趙琦笑了笑,可不好說什么。
趙偉嶺馬上轉移了話題,從桌子下面,拿出一盒象棋:“陪我下棋吧,看看你這幾年有沒有退步。”
“行。”
說起來,趙琦小學的時候,練過幾年象棋,還參加過市少年宮舉辦的江東小學生象棋大賽,最終還得了銀獎。
雖然自從小學之后,趙琦對象棋沒了那么大的興趣,但水平一直沒有落下,前世一個人無聊的時候,自己跟自己下棋,還能有所提高。
有人可能會說,這不是扯嗎?事實上,自己跟自己下棋本質上就是復盤,把大腦中的棋局演繹表現在棋盤上,通過不斷地修正棋步來接近最優解。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對局面的計算能力。
當然,局限就是仍然停留在自己的思維當中,提高的幅度有限。
兩人先下一盤,趙琦發現憑借他現在的記憶和思維速度,想贏大伯還是挺輕松的,但贏的太輕松顯然不行,于是他故意控制局勢,不是差那么一丟丟就贏,就是差那么一點會輸。
兩盤棋下下來,讓趙偉嶺覺得非常過癮。
兩人正準備再下一盤,門鈴響了,李新玥一看,是趙偉嶺的老朋友黃應秋過來了。
黃應秋是附近一所高中的退休教師,住的不遠,走路也就十分鐘的路程,他也非常喜歡下象棋,以前和趙偉嶺在文化宮業余象棋比賽中認識。
趙偉嶺退休后,黃應秋因為離的近,兩人隔三岔五就會一起下棋,既可以消磨時光,又可以陶冶情操。
趙琦以前不常來,所以黃應秋不認識,直到趙偉嶺介紹了,才知道原來是趙偉嶺以前念叨的不成器的侄子。
不過現在看來,趙琦是一表人才,而且門口還停著一輛車,不像趙偉嶺說的那樣,這讓黃應秋心里多少有些犯嘀咕,如果這樣都不成器,那他做買賣的兒子,難道也是不成器了?
“來來來,老黃跟我侄子下盤棋,你肯定下不過他!”趙偉嶺又不傻,冷靜下來想想就知道,趙琦應該是放水了。
黃應秋哈哈一笑:“你還想激我,沒門,我才不上你的當呢,我只跟你下!”
趙偉嶺笑道:“你這老家伙,難得糊涂都不懂。”
“我又不是傻子,喜歡給自己找不痛快。”黃應秋見棋已經重新擺好,有些技癢難耐:“來來來,咱們下一盤,我昨天回去后,學了一招,一會準把你殺的片甲不留!”
趙偉嶺嗤笑一聲:“你就吹牛吧!相三進五……”
兩位老人下起棋來,趙琦就在一旁旁觀。
兩位老人對各自的風格都比較熟悉,而且棋藝也差不多,局面可謂是平風秋色。
說起來,他們下棋更多的還是為枯燥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下的棋表面來看,還是比較平和,一邊下棋,一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