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個。”周大炮拿了出來。
趙琦看了一會,這方硯臺辨認難度不大,純粹是買家學藝不精才看走了眼:“這方硯臺也不算吃了大虧,至少它還是端硯,而且雕工也不錯。”
“關鍵是我的面子往哪擱哦!”周大炮輕輕拍了拍自己的臉。
趙琦哈哈一笑:“下回記得,有些時候千萬不要太自信了!”
“你小子盡幸災樂禍吧!”周大炮指著趙琦點了點。
趙琦朝著大頭的攤位那看了看,發現還有好幾個人圍著,便問道:“大頭今天搞到了什么好貨了嗎?”
周大炮不無羨慕地說:“這小子運氣好,說是走親戚的時候,正好遇到有人清理老宅子,他去看了,居然給他拿下了一件乾隆豇豆紅釉盤。不過大頭這小子賣得貴,光有人看沒人買。”
趙琦心中一動,突然想到前世一個關于大頭的傳聞,于是,他起身道:“我去看看。”
“行,不過我看那盤子口沿處有些瑕疵。”周大炮提醒了一句。
趙琦向他比了一個OK的手勢,走到了大頭的攤位,看到攤位上沒擺著幾樣東西,除了周大炮說的乾隆豇豆紅釉盤之外,還有兩件玉器,以及幾塊紅釉瓷片,那瓷片的形狀看起來,應該是同一個器物的,也不知怎么給摔壞了。
此時,乾隆豇豆紅釉盤正被一個買家拿在手里,他正跟大頭還著價。
大頭也認識趙琦,見趙琦過來,向他點了點頭,接著繼續跟拿著盤子的人討價還價:“不行,最少也要一萬二,少一分都不賣!”
那買家顯得十分糾結,又打量了一下手中的盤子,趙琦在旁邊注意到,盤子的口沿處確實有一處地方飛釉了,“飛釉”是瓷器在燒制過程中窯爐溫度太高產生的釉面瑕疵,這只盤子的飛釉比較嚴重,所以價值受到了不少的影響。
買家權衡了一番利弊,還是嘆了一口氣,把盤子放了回去。
見大頭把價格咬的這么死,旁邊有興趣的也都搖了搖頭,轉身離開了。
見沒有人上手,趙琦拿起了盤子仔細觀察。
豇豆紅釉是一種濃淡相間的淺紅色,宛若桃花般艷麗,紅釉中多帶有綠色的苔點,頗似紅豇豆的顏色。在康熙朝時創燒,康熙朝后,豇豆紅釉燒造技藝失傳,后世雖有仿燒,但不如前者精湛。乾隆朝的仿制,同樣不太成功,達不到康熙時精美,所以價值自然要代上一些。
再加上這只盤子瑕疵不小,也難怪大頭的這個價錢很難賣出去。
趙琦估計,大頭買下此器的價錢不高,談不上壓貨,因此自然不想便宜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