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因為,我為先生開啟了飛船的光過濾功能。藍鯨700的舷窗由可過濾纖維玻璃制成,為保證艙內乘客的安全,防止他們對航軌周圍出現的不良環境做出過激反應,這種玻璃可濾去包圍飛船的強光、噪聲、有毒氣體等等,所以您察覺不到已進入了太陽的超強高溫范圍。”
“玻璃也能起過濾作用?”海歌難以置信,追問道:“那你告訴我,目前太陽的溫度有多高?”
顯示屏上閃現出一行赤亮的白字--表面溫度:2千萬攝氏度;核心溫度:一億K攝氏度。
“也就是說一旦打開藍鯨700的艙門,我們,不,是我,就會暴露在2千萬攝氏度的高溫里?”海歌手腳發軟。
成功坦率地否認:“不,可能比2千萬這數字高出許多個數量級。氦閃爆發的先決條件,正是太陽的核心溫度達到一億K的臨界值,您能見到這個臨界值已經出現了,也就是說,氦閃即將發生。”
“氦閃……”這個詞海歌已聽到多次,每次都覺得比“死亡”更刺耳。它不能與死亡相提并論,因為平靜地死去與死于太陽爆炸有著本質區別。從某種意義上說,海歌寧愿地球是死去,而不是“毀滅”,而氦閃意味的,正是毀滅。
80億地球人將全軍覆沒在氦閃里,這一預言,在經過了這樣長時間的影幻之旅后,海歌知道是不會錯了。當藍鯨700的艙門開啟,他就將見到劊子手揮起的屠刀,急于走出去的他,瞬間就失去了勇氣,張著嘴發不出聲。
成功知道海歌已了解了氦閃具有摧毀一切的危害性,但對其具體的表現形式,恐怕還知之不多,于是善解人意地從圓圓的機械手里伸出細長的手指,在屏幕上打出一段文字。
海歌讀道:
太陽進入生命晚期后氫燃料耗盡,由氫聚變成的氦形成氦核心,氦核心為抵抗引力發生收縮,收縮時大量釋放出熱量。緊靠氦核心的氫包層因溫度上升而加速聚變,持續增加熱量并傳導至外層,太陽便向外膨脹,演變成紅巨星。當太陽核心溫度達到1億K臨界值,氦聚變開始,進而燃燒生成碳,氦核心處于電子簡并態,相當于一個小型的白矮星。
當熱量無止境釋放,導致熱失控,氦聚變就將激烈爆發成氦閃。這種可怕的超級能量使太陽核心大幅度膨脹,并解除電子簡并態,促使核心剩余的氦燃料進行穩定聚變,以保持能量平衡。這是太陽的自救模式,它的外觀相比紅巨星階段,將增亮5至10個星等。
氦閃爆發后,太陽體積大幅縮小,將比紅巨星階段暗淡許多,直到核心的碳逐步累積,再次進入核心收縮、外層膨脹階段。氦閃持續的時間僅有數秒,但數秒過后,所有波及的地域將片瓦無存,再也找不到生命跡象。
“這就是氦閃……”讀完后,海歌的腦子比鉛塊更重,思維再也不由他控制,而是被幾百道高能射線死死纏住。他的精神世界里淡去了所有色彩,他仿佛是在沙漠行舟。
這就是攀爬上影幻第二級需要完成的任務:直接走入爆發氦閃的太陽,感受那任何生物也不可能在活著時經歷的驚心動魄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