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繁忙的工廠里,海歌確實沒見到人類活動的跡象,只有一隊接一隊的AI工人,按照不同的工種在各個車間進進出出。他們的行動之快,如同攝錄機播放的快進,看得人眼花繚亂。海歌暗想,這大概能給看成是地球科技發展的明天吧?
乘坐十字星飛行器的臥象山參觀之旅持續時間不長,就要返程了。海歌意猶未盡,韋德爾就又帶他穿回防輻射的電磁隔離層,在救贖之光工作區的上空盤旋了一周。
原來這個區域的建筑規劃,也大有講究。空中俯瞰,它整體呈火炬形,韋德爾說這樣的創意,是象征地球文明之火將在宇宙中生生不息的傳播,地球文明將很快加入宇宙文明的大家庭。
海歌卻有不同的理解,怯怯地將這個理解講了出來。
“韋德爾先生,我猜設計出這火炬形狀的建筑師不是您自己,而是組織里的其他人,甚至是全體科學家吧?”
“孩子,你為什么會這樣認為?”韋德爾一愣。
海歌說:“您來自一個以火焰為生命之源的星球,并將代表那個星球的科技與文明火種帶來這里,用火種點燃了驅散黑暗,讓地球人不斷前行的火炬。有您的引領,地球才能突破死神的封鎖,繼續走向未來,所以我想救贖之光組織成員是在用這形狀向您表達敬意。”
“這個……”韋德爾驀然垂頭,兩只粗糙的大手不停搓著,似乎對他的贊美受之有愧。
“我嘛……”他愧疚地說:“你們不能僅專注在我做過哪些有意義的事情上,而忽略了我在其它方面的弱點。事實上救贖之光這個組織名稱,與李正松教授無關,全因我而起……”
“啊?!”
海歌聽得大為驚訝。韋德爾這態度明顯不是謙虛,而是心里真藏著什么事。可這位善良的外星人,不計個人得失,只是嘔心瀝血地幫地球人逃生,他怎么可能犯下需要救贖的罪孽?
“再者,”韋德爾又補充:“太陽發生異變,罪魁禍首是U星黑洞,而U星是我的母星,如果地球人因此將我當成仇敵,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不對……”海歌想為他辯護,卻被他抬手制止了。
“好了,這些事咱們等會兒再說,還是先解決晚餐問題吧。”
韋德爾很擅于轉移話題,不等海歌繼續連珠炮似地發問,就駕駛著飛行器掉頭飛去。
其實海歌還想進入救贖之光的辦公場所,看看那些科學家們是在怎樣工作,特別是李正松教授,說不定還能與那位老人家交談呢。可顯而易見,韋德爾沒有帶他進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