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呵,店里挺熱鬧啊。”
周澤笑著點點頭。
“哥幾個,吃點啥不?”許清朗店里坐著的工友們問道。
大家面面相覷,
有些不知所措。
“算了,我請你們。”許清朗畢竟是有著二十幾套的男人,“大過年的,哥幾個不回家也不容易,都是出來苦錢的,天南海北都是兄弟。”
“那,謝謝老板了,老板發大財。”年紀最大的工友起身對許清朗表示感謝。
“應該的,應該的。”
許清朗把周澤的水餃放下,就回到自己鋪子里去了。
周澤喝了一點兒湯,然后強行吞咽下去了兩個水餃,可惡的許清朗忘記給自己帶酸梅汁兒了,自己吃不下去。
拿出桌上的煙,周澤從柜臺后面走出來。
“看完了自己換啊,我這里有的應該就是全套的,反正我這店鋪開這里也就是一個虧本生意,大家別跟我客氣。”
周澤一個一個地遞煙過去,
工友們一個個受寵若驚地接過來。
然后大家全都起身,一起走到了店門外蹲成一排,抽煙。
他們是不愿意臟了店里的環境。
周澤想了想,也走出了店鋪外,外面,風有點冷,他也在旁邊蹲了下來,跟著一起抽。
工友們聊著天,
結婚的,聊自家的婆姨,聊自家的小孩;
沒結婚的,聊在通城或者老家認識的相好的,
互相打著趣兒,
互相調侃著,
大家雖然都知根知底,
但也依舊有的聊。
這批工友聽口音就知道是來自天南海北,并非是從一個村子里出來的。
通城靠近上海,屬于長三角區域,雖說和上海的體量不能比,但這里每年的用工量還是很大的,只要肯吃苦,愿意吃苦,不愁找不著工作,也不愁賺不到錢。
煙又互相發了兩循,
周澤開口道:“哥幾個,過年真不回家看看了?”
“不回了,家里都好。”
“來回一趟折騰挺麻煩的,正月里還有活干,老板還會發紅包咧,不拿白不拿,還能多寄點錢回去。”
“哈哈,今兒挺好,有小說看,有煙抽,這年,過得也有滋味的。”
“老板,你啥時候關門啊?”有個工友問道。
“不關門。”周澤回答道。
“老板不回家?”
“家里娘們兒不聽話,就不回去了。”
周澤頓覺豪氣沖云天!
諸位工友一起向周澤豎起大拇指,為他喝彩。
當然,也沒人去過多的附和,聽口音就能感覺出來,而且周澤又是開的書店不是水果攤,工友們都猜出來周澤是本地人了。
本地人大過年的守著店鋪不回家,也是有原因的,所以大家也都沒繼續拿這個調侃和打趣兒。
而且,他們各自都是家里的頂梁柱,出來打工掙錢,家里老人孩子都是自家婆姨在操持,他們辛苦,他們累,但他們的婆姨,也是一樣的。
日子,就是一輩一輩地苦出來的,熬出來的,誰的日子又過得容易呢?
周澤剛準備繼續發煙,遠處傳來了喊聲:
“徐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