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不愧是自己親自挑選的,表現都不錯,熱情很高,一個個充滿了干勁,店內也完全達到了開業標準。
一切準備妥當,僅僅只是暫缺明天開業需要的“獨活通滯口服液”和“益心補氣丸”這兩種藥而已。
張馳看了看店內的情況,然后道:“吳科,去將我們車上的東西全部拿到二樓去。”
“好咧。”
吳科答應一聲,快步走了出去,從外面那輛車的后備箱之中拿出大包小包。
這些全是張馳親自配好的藥,足足塞滿了這輛慕尚的后備箱,吳科來回好幾趟,才將所有的東西全部拿到二樓去。
張馳道:“孟響,我們上樓,將明天需要的藥先做出來。”
張馳、孟響和吳科,三人呆在二樓,開始忙活起來,準備明天需要的藥。二樓的條件不錯,非常適合三、五個人大量的制做這兩種藥。
這一次,張馳配了不少的藥,如“獨活通滯口服液”是按每一包五十副的分量配制的。“益心補氣丸”也配了一共十包,每一包為一料藥,也就是一共十料藥,可以做三千顆大蜜丸。
三人分工明確。
吳科負責煎藥,他首先將那幾個定制的特大號砂罐仔細的清洗干凈,然后在張馳的指導下,將一個個的大砂罐放在燃氣灶上,將二樓的抽風設備也打開,以便通風。
然后,每一個大砂罐之中倒入一包配制好的中藥材,這樣一包藥材是五十副藥的分量,倒入藥材之后,又在張馳的指導下加入適量的清水,做好這一切,蓋上蓋子,先開大火。
砂罐之中的水沸騰之后,又將武火改為文火,慢慢的煎著。第一次一個砂罐煎五十副藥,張馳也不敢掉以輕心,密切關注著火候。
孟響呢。
他在熬制“益心補氣丸”。先是煉蜜,將蜂蜜煉制好,又將一料配好的藥方和蜂蜜充分的混合。
做這些事情,他熟練得很,得心應手。
第一料藥做好之后,他開始搓藥丸,一顆,兩顆,三顆…..
張馳將手清洗干凈,消毒之后,也過來幫忙,做好的藥丸數量漸漸的多起來,每一顆都非常的圓潤。
吳科也過來幫著搓了百十顆藥丸,不時的,他還會去看一看燃氣灶上那幾個砂罐的火候。
張馳也在關注著火候,感覺差不多了,起身走到燃氣灶旁邊,揭開其中一個砂罐的蓋子,認真仔細的看了看,將火關掉,朗聲的道:“吳科,藥已經煎好了。”
聞言,吳科起身,將手洗干凈,開始將每一個藥罐之中煎好的藥液倒出來,盛放在量筒之中。
然后,用量筒將藥液平均分好,每一份一小包,用專用的藥袋裝好并密封。
一袋,兩袋,三袋……
密封裝好的藥液漸漸的多了起來,每一罐藥液平均分成五十份,裝成五十小袋,剛才一共有四個大砂罐。
“馳哥,這樣子真爽啊,一個砂罐能煎五十副藥,效率快了數倍不止,一個人如果全力干這件事情的話,一天工作八小時,起碼能做出上千包藥。”
一個人上千包啊!
這效率真是杠杠的。
張馳心中一陣高興,看來將這里改造成“獨活通滯口服液”和“益心補氣丸”的制做中心,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有了這樣的效率,就算是再多開幾家店,一點也不用擔心這兩種藥供應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