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沒引起多大轟動,那幾個妖族不過空明和神念,闖進來也是個意外,無論是枯劍山還是大秦,都沒把它當回事,只是被當地官員記了下來,上秉了朝廷后,也就漸漸被人忘卻了。
但安江王卻將它翻了出來,他在早朝上慷慨陳詞,大肆夸獎枯劍山的那位長老,將他描述成了一個拯救數萬百姓于水火的大英雄,又涕淚俱下地說枯劍山乃是修士表率,是大秦宗門中最為關心眾生百姓的。
“.......護佑我大秦上千年,上上下下忠心可嘉,人人皆是英豪,諸位可還記得,不久前我大秦百姓深受農耕之苦,也正是枯劍山出手相助,西南百姓才得以豐收,如此宗門,豈能不讓我大秦感激?豈能不讓我大秦百姓愛戴?所以臣斗膽在此諫言,請圣上褒獎枯劍山,免得寒了忠臣的心。”
安江王的戲極足,這番慷慨陳詞不僅將熟悉他的官員看愣了,就連那九公卿,十三王侯也是個個滿臉古怪,目光不斷地在神武皇帝和安江王的身上掃來看去,昨夜皇帝近侍急匆匆地通知上朝就已經夠讓他們驚異的了,本以為是出了什么大事,皇帝要親自宣布,但沒想到這當頭一棒竟然是安江王送來的,而且內容竟然是要褒獎枯劍山。
不過這些半只腳邁進棺材的老頭可沒一個是簡單貨色,只是困惑迷茫了片刻,就隱隱猜到了什么,有的人腦筋快,倒吸一口涼氣,意識到的確是有了不得的大事要發生了,他們各自對視一眼,那位老太師顫顫巍巍地起身,拱了拱手,說道,“圣上,老臣久不在朝堂,不知大秦境內竟然出了這等忠心與仁義并存的宗門,這實乃我大秦之福,實乃圣上之福,也實乃我大秦百姓之福!老臣以為,安江王說得有理,這樣的宗門不僅要褒獎,而且該列為宗門表率,以示天下。”
“老太師說得有理。”
“臣也以為如此。”
“臣附議。”
.......
一眾公卿王侯盡皆表態,那些官位稍低的大員面面相覷,有些弄不清狀況了。
這到底是安排好的?還是默契?
“此等宗門,足以表率天下,臣為其請九門金匾。”
一位站在門口,腦瓜子快的官員突然上前,躬身大拜,慷慨地大聲說道,一副皇帝你不同意我就撞死在大殿上的氣勢。
這官員心里暗道,管它是默契,還是安排好的?大佬們都表態了,還不趕緊跟上輸出?
大秦皇帝滿意地笑了笑,聽著下方不絕于耳的附和聲,他點點頭,“既然如此,那就如安江王所說的去辦吧,此事也交給安江王主持,封賞不許小氣,免得寒了枯劍山的心,對了,那個請九門金匾的愛卿,這九門金匾一事,交給你去辦如何?”
“臣自當萬死不辭!”
早朝一下,這事便傳了出去。
不僅震撼了大秦的朝堂,也震撼了大秦的宗門,更讓枯劍山驚怒交加,震撼到全宗蒙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