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宮殿是中軸對稱的布局,一條九丈九尺九寸寬的大道從宮門處直通廢墟盡頭的寶殿,入口兩側共有八座演武場,坑洞處處,慘不忍睹,但看上去足以容納數萬弟子,演武場內仍能看到滿地的法器,它們大多已經在漫長的歲月中腐朽風化了,不過從這密密麻麻的兵器架子中就能看出當年靈墟宗的財大氣粗。
過了演武場,是一連十數棟的高大藏,除了一座還算完好外,其余皆已倒塌,廢墟里尸骨處處,顯然當年這里也是重要的戰場之一,蘇啟掃了數眼,并未在藏中尋到任何書卷。
藏后是連綿成排的樓宇房屋,這里是弟子的居所,也受到了大戰的波及,沒幾處完好的,但這里比其它地方多了不少生活氣息,破磚爛瓦中,能看到一些朽爛的衣物和鍋碗瓢盆,有的院落里,還有著茶臺、火爐和棋盤。
隨著蘇啟深入,他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尸骨。
有的是凌亂地倒在廢墟中,有的卻是平平整整地躺在院子里,大概是曾有人專門收斂過戰死的同門,但還未等到下葬,這些幸存者也死在了新的大戰里。
中軸大道逐漸升高,這是一個很緩的山坡,九十九級玉階仍然泛著柔和的光芒,它們沒有在戰火中損傷分毫,顯然有某種力量保護著這里。
石階的盡頭是一座白玉門,不同流派的道家鐘愛的顏色也不盡相同,靈墟宗尚白,這是因為靈墟宗的開派祖師擁有金異瞳,門中弟子也最為擅長使用金系道法,金乃肅殺、收斂之意,常掌殺伐,所以過去的靈墟宗,也堪稱是人族中殺性最重的一個宗門,人間與天庭有兩個最為薄弱的交匯點,一個是閬鳳巔,一個就是靈墟山,而在戰爭爆發后,靈墟宗就成了人族最前線的宗門,既是人族的盾,也是人族捅向天庭的尖刀,能在三千年的時間里完美做好這兩個角色,就能看出靈墟宗上下的不凡。
而方巒,便是昔日這柄尖刀上的刀尖。
蘇啟站在石階上,微微有些唏噓,但他沒有耽誤時間,快步朝石階走了上去。
此地無法飛行。
石階上銘刻著古老的陣紋,即使靈墟宗覆滅了,山峰化為禁地,這座石階依然完好無損,踏上去的時候,腳底能感受到溫潤的熱度。
九十九級通天路。
盡頭的白玉門上雕龍畫鳳,左右各有六根蟠龍玉柱,柱頂是整顆龍首,齊齊望著西方,這十二根玉柱象征著東荒傳說中的十二天帝,他們在凈元界的人族歷史上并無對應,也沒有符合的天庭大帝,像是憑空捏造的,現在的東荒,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個傳說了,若不是蘇啟讀過幾本巨闕子收藏的古籍,也不會聽聞過這個近似神話的故事。
比起佛家,道家的一大缺點就是混亂,流派極多,各地的傳說和神話也不盡相同,而凡人們供奉的所謂道家神靈,也因此是千奇百怪,什么都有,有真正存在于歷史上的古帝,像是東荒百姓里,有不少人都敬奉青帝,他們管他叫青帝神,也有人叫青帝老爺,但也有些神靈是完全憑空捏造出來的,像是棋山下的那個小村子,就供奉著一個道家神靈,名為八雷公,相傳他是執掌東荒雷電的神靈,每年夏季,棋山附近的村莊就會舉辦一場盛大的祭神儀式,這本質就是為了求雨。
不過現在,蘇啟倒不覺得這十二天帝完全是虛構的神靈了,古人族的的確確有過真正的十二位大帝,或許這便是過去記憶的某種殘留吧。
白玉大門是緊閉的,但門的右上角有一個大洞,當年應該有某位天庭強者闖到了這里,一槍貫穿了玉門,洞上還殘留著微弱的槍氣,那位強者肯定是一位半帝。
也因此,這道白玉門上的陣紋盡毀,蘇啟輕輕一推,白玉大門就轟然而開。
殿內昏暗,卻沒有半分塵土。
走入后,蘇啟才發現,那道槍氣不止貫穿了白玉門,也打穿了數根殿內的柱子,但幸好槍氣只有一道,對此地的損毀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