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冊子很薄,約莫只有十幾頁的厚度,是儒帝自己用線裝訂的,紙料非常特殊,泛著微綠的顏色,應該是用某種靈草的汁液制成的,手法類似于煉制靈符,而且經歷過龐大靈氣的浸潤,所以紙料可以承載很強大的陣紋,也能夠容納某種秘術。
冊子的封面上的確有著細小而淡弱的陣紋,它們組成了一幅繁復的圖畫,包裹著整本冊子,這種陣法稍稍有些古老,但仍然能在現今的人族陣法流派中尋找到不少痕跡,所以蘇啟很快就認出了這是一種專門用來遮掩天機的陣法,冊子的尾頁上寫滿了儒家經典,儒帝在上面灌注了極為強大的浩然正氣,它們凝結在那些小小的文字上,讓那些文字和這本冊子一同變得不朽,別說是水火不侵了,就算是一位空明境的修士全力出手,估計也難以從這本冊子上斬掉一片紙。
還不止如此,冊子的書脊上鑲嵌著一顆只有指甲蓋大小的紅色‘金石’,蘇啟和李扶搖看了很久,才確認這就是傳說中的帝血金,這東西不是真正的天珍,而是大帝之血滴落在尋常的金石上,才有機會誕生的一種奇物,帝血的力量已經完全融進金石之中,讓這尋常金石也變得非同凡響,由于帝血不同,金石也有差異,所以每一塊帝血金都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不僅樣貌千差萬別,就連能力也各不相同。
而書脊上的這顆帝血金,內里藏著一個秘術,蘇啟能隱約察覺到某種令人不安的力量,但卻分辨不出這種秘術的層次和作用,不過這好歹是半帝留下的東西,起碼足夠讓屋內的這三個人煙消云散了。
不管冊子里面記載了什么東西,顯然都非同尋常,讓一位半帝施展了如此多的手段保護它。
蘇啟小心翼翼地掀開封面,冊子第一頁上寫著俊秀飄逸的文字。
這是儒帝手書,字字都泛著靈光,有一種意繚繞在上面,他在書寫之時,必然為此灌注了極大的心血。
而內容,則是儒帝這萬年來的經歷。
蘇啟和李扶搖對視一眼,快速地閱覽著紙上的文字。
上面講了一個悲涼的故事。
一萬年前,戰爭已經耗盡了人間的血,無論是人族還是妖族,無論是凡人還是修士,都感到精疲力竭,大帝們也意識到,這場戰爭給人間帶來了太多創傷,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他們必須快刀斬亂麻,想辦法終結這場戰爭才行。
絕地天通成了大帝們的共識,但要想阻斷天庭,并不是幾位大帝能獨自做到的事,他們需要龐大的資源,也要思考在他們離開人間后,如何穩定和重建人間,他們的目光投落在諸多王朝、大教和半帝身上,開始逐一選拔,為了避免走漏風聲,這是一個極為秘密的過程,就連儒帝自己,也不知道其它被選中的人是誰。
儒帝就是在這時入了青帝的眼,他在人間早已聲名顯赫,在三千年的戰亂里,他是唯一一位不曾走上前線的半帝,他幾乎將所有時間都花在了那些流離失所的凡人身上,他救下了數不清的百姓,庇護著他們離開一個個戰場,遷徙到稍稍安全的地方,所以盡管有些修士對他頗有微詞,但在百姓中,他卻有著極高的威望。
儒帝成了負責重建人間的半帝之一,在諸帝絕地天通后,人妖兩族會各自留下兩位半帝,維持平衡,讓凡人們休養生息。
這本是諸帝的計劃,但計劃總是沒有變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