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蘇啟的確聽過這個名字。
不過并不是在天王關,也不是從李扶搖等人口中聽說的,早在三四年前,他就已經聽過薛萬古的赫赫聲名了。
那是一本曾在東荒很流行的冊子,由一家小宗門刊印,廣寫天下大事,講述修凡風云,起了個很囂張的名字叫人間異聞錄,或許是名字的加成,每冊要足足花上十兩銀子,著實不便宜,但買者甚多,有的是東荒散修,想要了解修士間的紛爭,有的是凡人富戶,夢想著有一天自己的家族可以踏入那個更加繁華高貴的世界,當然也有像蘇啟這樣的人,純粹是抱著好奇,想要知道這個世界有多么廣闊。
所以蘇啟每個月都會下山,托村里的人外出時替他捎上一本異聞錄,錢都是事先就付好的,但村里的人也不常出門,有時兩三個月都帶不回一本,有時又一次帶著好幾本回來,而有薛萬古故事的那一刊,就是在足足等了半年后才拿到手的。
雖然是小宗門,但不得不說這家宗門的消息很靈通,冊子上所寫的人、事也都很靠譜,少有胡編亂造,若是有不確定的,也會在文中注明此部分為猜測,倒是頗為誠懇,所以這本冊子,成了當時蘇啟了解修行世界的最好門扉。
薛萬古,出身中州薛家,這并不是一個強大的家族,連二十年前的魏家都比不上,但薛家人很有手腕,靠著聯姻,薛家不僅和大唐王朝的貴族建立起了紐帶,也和幾家宗門關系頗好,在他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上,薛家這個土財主過得十分舒服,不過薛家是很有野心的,想要踏足這個世界真正的巔峰,成為一個無上的修仙家族。
但可惜的是,薛家一直沒出過什么天賦異稟的人物,祖祖輩輩里出過的最強修士也不過是神念境,若是這樣下去,薛家別說是踏足修行界了,就連在凡俗的勢力都很有可能保不住,畢竟薛家的幾個對頭這些年一直過得很好,子弟里出了幾個天賦不錯的,都已經被附近的宗門看中,上山修行去了。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被逼到絕境的薛家又干起了老本行,那就是聯姻。
靠著大筆的嫁妝,薛家將族中不少女子都送進了附近的大宗,運氣好的是給人當妾室,運氣不好的就成了鼎爐,但靠著廣撒網,薛家在一時間還是結交了不少表面朋友,靠著流水一般的花錢,薛家從這些朋友手里得到了不少修行資源,將它們全都用在了族中天賦最好的子弟身上。
薛萬古其實是第二代了,他的父親是最早接受這些修行資源的一批子弟,也是其中最有出息的,薛家眼見著他天賦不錯,再次動了歪心思,花了半壁家產,從一個宗門手里買來了一個天賦極高的爐鼎,讓她誕下了兩個孩子。
一個不幸夭折,另一個就是薛萬古。
薛萬古不負薛家期望,天賦極好,七八歲時就展露頭角,與劍道修士往往要到十七八歲才能開始成長不同,道家修士在十歲時就有能力在修路上狂奔直闖了,十一歲時,薛萬古終于被中州頂尖大宗拜星門看中,由一位長老收為親傳弟子,而五年后,薛萬古更是以一敵十,擊敗同代所有與他競爭的弟子,從此名動天下,拜星門也很直白,只要你夠強,你就擁有更高的地位和權力,十六歲的薛萬古登頂大弟子之位,享長老之權,堪稱是修行界新一代弟子中最有希望問鼎巔峰的人。
“看道友臉色,想必是聽說過。”胖和尚眨了眨眼,“不過道友可知,薛萬古此刻也在這里。”
“天王關?”蘇啟挑了挑眉。
胖和尚搖搖頭,抬手指了指樓上。
蘇啟一怔,“他也在這?”
“渡生茶樓雖然偏僻,但還是很有名氣的,當然了,薛萬古來這里不是為了喝茶,而是為了見一位尼姑,”胖和尚嘲諷地笑了笑,“她是度生茶樓的半個主人,不過單憑靠一碗茶就想普度眾生,她未免有些太自傲了。”
“此事與我何關?”
“這尼姑是無關,但薛萬古有,”胖和尚屈指蘸了點茶水,在桌面上落指,畫出了一座山峰,“道友可知道這是什么?”
“山峰。”
“沒錯,但此山與尋常山峰不同,它坐落在北原盡頭。”
蘇啟心頭一跳,抬起頭,卻發現胖和尚一眨不眨地盯著他,嘴角含著笑意。
這胖和尚知道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