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佛時代。
那差不多是一個持續了五千年之久的亂世,佛徒爭世,既然要爭正統,那自然要傳道授法,無論是天賦出眾的年輕佛徒,還是只知道拜佛的凡人百姓,都在佛徒的爭搶之列,若真如度生禪師所說,那時西漠盡頭的死亡沙漠還是一片處處綠洲的好地方,真佛親徒必然常在那里講經論佛,如果那里有什么古怪,這些真佛親徒必然一清二楚,畢竟他們皆是半帝,是在后真佛時代站在整個人族巔峰的人物。
不過從優婆尊者離開人間,優離尊者爭世失敗來看,在當時這片沙漠應該還是沒有什么古怪的,至少是與真佛無關。
“我有個問題一直很好奇,”蘇啟挺直了身體,鄭重地問道,“真佛親徒都去了哪里?據我所知,真佛徒弟眾多,但最為重要的只有十人,以迦葉尊者為首,在真佛在世時,這十大弟子一直都是代真佛傳法的核心,但在真佛消失后,這十人分裂成數個派系,爭奪正統之位,但只有兩位佛徒的下落有確切記載,六千年前,不覺寺出土一面佛碑,明確記載羅睺尊者坐化于涅槃谷前,一千三百年前,出土一卷佛經,上面寫滿愿尊者強闖帝境失敗,于當時的愿景古寺身死,凝化十七顆舍利,傳給弟子,若是算上禪師之祖優婆尊者,還有另外七位真佛親徒的下落卻是一個謎,不知佛宗內部,對此可有結論?”
度生禪師沉默半晌,略帶遺憾地搖了搖頭,“在佛宗之內,對于這七位真佛親徒的下落也是眾說紛紜,尤其是大迦葉,他去了哪里是諸多佛寺一直在追尋的大秘,在爭世成功后,大迦葉似乎就隱世不出了,據稱他有七百弟子,但在大迦葉隱世后,這些弟子也很少見到他,而在諸多佛經之中,大迦葉最后一次現世是在后真佛時代結束五百年左右時,大迦葉走出靈猴寺,以**力渡空而去,但沒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度生禪師頓了頓,思索半晌,又說道,“倒是劍仙......在從西漠盡頭歸來后,曾與祖師說過一句很奇怪的話,”她站起身,走到靜室后,伸手取下一張山水掛畫,后面竟然有一個手臂長寬的格子,內里放著十余本古經,從上面流淌的佛光看,這些經卷常有大僧閱讀,留下了難以磨滅的佛力,她從中抽出一卷,“這十三本古經是歷代祖師手書,最早一卷是從九千年前傳下來的,最晚一卷在九年前才寫成的,都很珍貴,無論去哪里,我都會將它們帶在身上,而這一卷是七千年前的祖師手書的,”她將一本很薄的經卷遞給蘇啟,“那句話,就寫在最末一頁上。”
蘇啟徑直翻到最后,泛黃的紙張上浮著一層淡淡的暖光,紙上的字雖然秀氣,但力透紙背。
佛之過去,在沙中,佛之未來,亦在那里。
蘇啟咀嚼著這句話,又抓來那張紙條,佛未死。
兩句話合在一起,似乎有一個很讓人震撼的答案。
“生靈死地與真佛有關?”蘇啟低聲念叨一句,“可后真佛時代的五千年里,為何十大佛徒都沒有發現那里的異常?”
度生禪師輕輕搖了搖頭,“祖師曾追問過劍仙,但劍仙卻不肯作答,當時的劍仙雖然天賦絕倫,但畢竟只是抱一境,所以祖師也沒有將這些話太當一回事,而當劍仙成帝后,祖師才驚覺,當時劍仙或許真的看出了什么,在劍仙成帝后,祖師與他見過一面,但成帝后的劍仙似乎更加謹慎,三緘其口,不肯說出當年到底看到了什么,不過劍仙倒是贈與了祖師一件至寶,作為沒有完成約定的彌補。”
抱一境的劍仙能看到什么?
蘇啟微微閉上眼睛,認真思索著,劍仙根本沒有踏進那片沙漠,又怎么能看出那里有什么古怪?
沉思良久,他忽然想起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