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混戰落幕的非常平靜。
漁翁得利者很輕松地就將其它大勢力掃出了擂臺,剩余的修士已經不成氣候,在擂臺上的人數降至一百人時,一道白光從天穹墜落,止住了干戈。
不過在休息的半個時辰里,蘇啟才從許泉的口中得知了這批漁翁得利者的來歷,令他驚訝的是,這支勢力竟然與東荒有著很深的關系。
它同樣是由散修和小宗弟子組成的,但遠比其它散修勢力更有紀律性,而且人數不少,為首者據說有三人,均是來自被妖族摧毀的東荒宗門。
數月前妖族南下,東荒成了交戰之地,損失慘重,連大驪王朝崩毀過半,皇帝甚至都與京城一同葬身火海,更別提那些小宗小派了,幸運的從妖族手里逃出來,前往中州或是南嶺,倒霉的宗門徹底消亡,要么死掉,要么成了妖族的俘虜,被卷入北原成為四方城的人奴。
所以一大半的東荒修士流離失所,他們天然地抱起團來,與大驪王朝最后的軍隊一起在東荒奮戰,試圖奪回自己的家園,而隨著戰火席卷天下,天機閣出兵北原,這些修士也有不少人北上參戰。
他們沒有固定的首領,但據許泉的消息,有七八個核心人物十分活躍,在東荒,這幾個人聚攏了近半的散修和四成的小宗門修士,而且與大驪新皇關系良好,與中州的大秦也有過合作,甚至得到過天機閣的幫助。
而這一次,正是在天機閣的邀請下,這幾位核心人物才領著手底下的東荒修士來到了天王關。
“他們讓很多人出乎意料了。”
許泉搖了搖頭,瞥了一眼遠處的觀眾臺,各宗門主長老都在竊竊私語,私下交談著什么。
“這些東荒散修隱隱有徹底聯合的傾向,這種事也不是沒發生過,七千年前那場兩族大戰中,也有不少宗門破滅的修士聯合在一起,重新建立一個宗門的事,不過讓各宗宗主坐不住的是,這些東荒修士的數量太多了,若是真的有人將他們捏成一個宗門,從修士數量上來講,恐怕立即可以躍升為人族前五的宗門,如此龐大的數量,說不定會吸引真正的強者過去,那樣一來,這個新宗恐怕就會成為他們最有力的對手了。”
“那又如何?他們是東荒修士,即使成立新宗,多半也是要回東荒的吧?”蘇啟疑惑道,“與他們構不成威脅才對。”
“那可未必,”許泉冷笑一聲,“首先,這場兩族戰爭還沒有結果,東荒將來的命運還沒有敲定,再者,東荒和中州終究只是地域上的劃分,再怎么樣也都是人族疆域,這些年來中州一直是人族四域之首,或許很難具體確定最強宗門是哪一家,長留山、皇庭山......我們誰也不服誰,但無疑屬于中州,而東荒一直都只是中州修士眼里的‘小地方’......”
“不過若是此次真有如此大宗建成,其必然會威脅到中州宗門笑傲人族的地位,這不僅關乎面子,還涉及到一些重要利益的分配,”許泉瞄了一眼蘇啟,“譬如說,如果這次大戰打贏了,這樣一個宗門該從天機閣手里分到多少利益?若他們只是散修,分些丹藥功法之類的東西也就罷了,若是一個大宗,那可就要將真正的寶物分出去了,比如帝血,神藥......這可都是大宗門真正的心頭肉,少一點都難以忍受。”
“原來如此,”蘇啟恍然地點了點頭,又有些意外,“許兄倒是誠實。”
“也沒什么不可說的,而且劍門現在在大秦境內,從某種角度上講,劍門現在算是中州宗門,”許泉笑笑,“而且宗主吩咐過我,要與你交好。”
這邊兩人在休息,等待下一場混戰的開始,而那邊的觀眾席上,各宗的大佬卻并未如許泉所說都在議論這個突然崛起的東荒勢力,這倒不是他們不想談,而是有另一件事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
事情發生在第一場混戰開始后不久,各宗的大佬們接二連三收到了從外面來的消息。
天王關封城了。
這不是尋常意義上的關閉城門,而是修行者意義上的,天機閣似乎動用了一件半帝法器,將整個天王關與外界隔絕開來,任何修士都沒辦法窺探關內的情況,即使妖祖也不行。
除非真正的大帝親臨。
這樣的舉動無疑會引起妖族的警惕。
“不可能是因為這次大比,”在一個頂尖大宗修士組成的小圈子里,有人低聲說道,“天機閣應該是別的什么打算。”
有人笑了一聲,“這還用猜嗎?肯定與寒山有關。”
“可現在大比還未結束,即使與寒山有關,未免也太早了吧。”
“誰知道?天機閣至今不肯透露半分與寒山有關的消息,若不是你我皆出身大宗,連這兩個字都不可能聽聞,下面那些宗門耳朵都很尖,察覺到暗流涌動,天天上門想要打聽天機閣在做什么,可我們哪敢隨意吐露半個字?生怕惹怒了天機閣,撈不到湯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