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赤樂這個名字則更有歷史氣息,相傳赤樂是一位大僧的名號,他游歷此地時,這里只有一個三尺寬的水洼,他于此筑廟,修佛,在這水洼畔生活了下來,或許是他的佛心感動了上天,這片水洼竟然越來越大,到了現在已有三十里大小,成為了足以滋養數萬人的西北‘圣湖’。
那間小廟也依然矗立在赤樂綠洲里,不過由于水洼的擴大,這間小廟已經被圣湖包圍,孤立在湖中,而寺內也沒有任何僧人修行,成了一個被當地人敬奉的圣廟。
當然了,赤樂綠洲另修有三間小寺,里面也有些僧人,平時百姓們也不會跑去參拜湖中的圣廟,唯有節日時,湖畔才會聚集起大批的百姓,拜祭圣廟。
但今日,有人降臨圣廟了。
為首者是一位穿著灰色僧袍的老人,現身時,身畔有無盡佛光,頭懸一枚七色彩鈴,手持一根降魔玉杵,身后跟著七八位同樣穿著打扮的中年僧人。
他現身后,于圣廟之前盤坐,低聲口誦佛音,僅僅是一時半刻的功夫,整個綠洲的百姓都被從夢中喚醒,他們聽著不知從哪傳來的佛音,不自覺地走上街頭,朝著圣湖匯聚而去,就連那三間小廟中的僧人,也情不自禁地走出廟門,在湖畔打坐聽經。
這老人對佛道有著極為出眾的理解,實力更是強大,口若蓮花,手染金光,講經半刻,夜退日出,講經一辰,泉水噴涌,蓮花疊生,講經半日,百姓們白發轉黑,齒落更生。
而那三間小廟的僧人,更是已經虔誠地跪伏下來,與這老者一同默默輕誦佛經。
“汝之一生,信佛,汝之未來,在佛。”老者面露慈悲,他高高抬起手,屈指微點,一道道佛光噴灑,垂落在百姓們身上,“今日為世人添一點佛緣。”
燦燦佛光在百姓們的身上流淌,洗刷著他們的凡軀,老人直起了胸膛背脊,年輕人更顯朝氣活力,而那些跪伏的僧人更是面露駭然之色,為這老者的大魄力感到吃驚。
為他人洗滌身體極耗本源,即使這位老僧是一位抱一境的大修也不例外,此地民眾足有兩萬,這足以讓他傷筋動骨。
但老者沒有任何遲疑和悔意,他點化佛緣,隨后輕聲說道,“佛道已走入歧路,我等今日出世,便是為了讓這西漠改宗換道,我等要重立佛道!”
隆隆聲音飄響綠洲,幾位本地僧人面露驚惶之色,甚至動了逃離此地的念頭,但剛剛抬起頭,那老者的目光就落在了他們的身上。
強大的佛氣縹緲而來,幾位僧人怔怔望著,耳邊不斷響起令人沉醉的佛音,他們遲疑半晌,忽然低下了頭,眼中流露出崇敬之色。
而綠洲之中,也有一些人還沒有走到圣湖之畔。
他們正是西漠其它寺廟的僧人,駐扎在此地,身上或多或少有著防身的東西,能抵御老者身上那強大的佛力。
但隨著佛光的普渡蔓延,這些人的神色也越來越掙扎,有幾人迅速將消息傳回來宗門,有的人尚未掏出傳音符,就被佛力侵蝕了身體,在短暫的茫然后,這些人也慢慢走出房屋,向圣湖匯聚而去。
而這其實是一本佛家禁經的能力,其名從首經。
時隔數千年,它隨著隱宗再次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