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貧道再次多謝各位道友!”
陳景樂再度鄭重一禮,心頭五味陳雜。
其實這些前來助陣的道士修為都不算高,哪怕是被眾人推為領頭者的鐘浩然,也不過是剛修成金丹。
這在仙俠世界連炮灰都算不上。
可是在俗世層面,神佛妖魔不參戰的情況下,已經是世外高人級別了。
而且對修道者而言,殺戮可是會沾染業力因果的,不到萬不得已,都不會動手殺人,除非殺的是大兇大惡之人。
上陣殺敵,沾了普通人的血,沒有功德護身的情況下,可以說已經主動放棄了修煉一道。
陳景樂是做不到這點的。
正因如此,他才對這些道士愈發敬佩。
陳景樂正色:“貧道倒是無妨,反正左右不外乎修行,出世入世全在一念之間,倒是各位道長,插手俗世之事,不算破戒嗎?”
鐘浩然神情從容,呵呵笑:“破了便破了,貧道破的是清規戒律,守的是無垢道心,仰不愧天俯不愧地,死亦無悔。”
“鐘道長所言甚是!”
“老道一把年紀,生死什么的,早已看淡。”
“吾等道門弟子,修的可不止法力境界……”
“……”
陳景樂內心感慨萬分。
都說道門亂世下山濟世,盛世隱世修行;佛門亂世閉寺躲災,盛世開門斂財。
這樣的說法,雖然以偏概全有失偏頗,奈何佛門給世人印象實在算不得多好,對比長安城內的佛寺跟道觀就知道了,哪怕是皇家御用的玄都觀,都不及大慈恩寺一半大小。
特別是后世,佛寺過于商業化,已經把宗教信仰當做一門生意,從門票到香火錢到香油錢再到求簽解簽……
這個時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唐是崇道的,只有在武周期間有過短暫崇佛。
然而在崇道的大時代背景下,道門在與佛門的對抗中,依舊處于弱勢地位。
因為佛門僧尼不僅能從國家獲得土地,同時還有不繳納賦稅的特權。
注意,稅和賦是兩個概念。
稅一般指田租,農民需要向國家繳稅,
賦在古代有特定的含義,用來滿足軍事需要征收的軍需品叫做賦。如征用的兵車、武器、衣甲等。所以賦字由“貝”加“武”二字組成,即貨幣用于戰爭的意思。
唐代前期是府兵制,即全民皆兵,往往需要將士兵派往各地充當府兵,如果不想去,那就需要繳納賦稅。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奇奇怪怪的苛捐雜稅。(這點我大清是將文字游戲發揮到了極致。)
而僧尼是免除各種賦稅徭役的。
這項對宗教的保護性政策,在唐代逐漸演變為寺院經濟膨脹的基礎。
發展到后期,寺院土地過多僧尼無法耕種,會雇傭佃戶進行耕種,大量的勞動力掛靠于寺院經濟。
由于寺院經濟并不納入國家賦稅體系,因此大量的人口藏匿于寺院中以躲避賦稅。
還有不少逃犯躲進寺廟,剃了光頭受了戒,搖身一變,成了佛門高僧。
這就是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端得是好大的仁慈,好大的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