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手的水平價低?
是的。
可這就意味著,他能輕易取勝?
答案卻是否定的。
事實上,是正如劉達飛所預料的,過早確定了他們的陣容路線,是很容易讓他們走入死胡同當中。
所以,當本局游戲才僅僅進行到第10回合的時候,就已經是出現了兩名崩盤的選手。
而等到本局游戲進行到第15回合的時候,其崩盤的選手數量,是上升到了四位。
并且,最先崩盤的那位選手,其信使的生命值,已經是下降到了30點以下,且其經濟狀態極差,已經是徹底失去了扭轉局勢的可能性。
而當本局游戲來到第20回合的時候,場上的局勢,就已經十分明顯,能夠有機會吃雞的選手,是只剩下三位。
沒有疑問的是,在這剩余的三位選手當中,劉達飛就是其中一個,可相比于其他兩位選手來說,他卻是處于明顯的劣勢。
其關鍵就在于,這兩位玩家,他們是從游戲的第一回合開始,就確定了其陣容的線路,并且是一路發展到現在。
換個說法,這兩位選手,他們是“胡牌”了,其陣容發展,非常順利。
且這并非是偶然現象,而是在七名玩家,都選擇了在一開始就確定陣容的情況下,所發生的必然結果。
更為明確的來講,按照他們這樣的玩法,每一局比賽,在他們之中,總歸是會有那么一兩名玩家,能夠“胡牌”。
更重要的是,這種“胡牌”,是要比劉達飛通過運營,所組建出的陣容,來得更強,也更節約經濟。
而這,也就是“創世杯”比賽的難點之一。
你的對手,可能水平比不上你,但是,他們的運氣,卻是要比你更好!
幸運的是,在劉達飛發現了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場上的7名玩家,都還存活著,且其陣容的實力,是只輸給那兩位“胡牌”的選手。
所以,他的處境,暫時還是比較安全,也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而他所想到的辦法,只有一個字,那就是“忍”。
其核心,依舊是在于“經濟”!
在游戲的中前期,劉達飛是依靠其運營,組建出了一套比其他玩家更好的陣容,但他也因此是損失了不少經濟。
而現在,他就需要通過合理的“忍耐”,來將其之前損失的經濟,給彌補回來。
這一點,他還是能做到的,畢竟,其信使的生命值,還很健康。
當然了,僅僅擁有了不輸于那兩名“胡牌”選手的經濟,還是不足讓劉達飛獲得本局比賽的勝利。
除此之外,他還需要一些運氣!
哪怕他在英雄的選擇、排兵布陣,等等的細節處理上,是占據了明顯的優勢,但他也依舊是需要一些運氣的配合,才能取勝。
對此,劉達飛也是有些無奈。
但他到是明白,這其實也就是“刀塔自走棋”這款游戲,最有魅力的一個閃光點。
技術,只是你贏得比賽的基礎,而虛無縹緲的運氣,卻也是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
幸運的是,最終,劉達飛的運氣還不錯,這是讓他“僥幸”的,贏下了“創世杯”的第一輪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