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杯”的比賽,就是如此的殘酷。
總共512名參賽選手,卻是僅有一位,能夠取得最后的優勝獎。
在這樣的賽制之下,玩家怎么可能不拼命?
正是因此,在最后的決賽局當中,一開始,所有八名玩家,都是在瘋狂的追求“天胡”。
而在無法取得“天胡”的情況下,他們又開始尋求“地胡”!
可在“天胡”、“地胡”都沒有得逞的情況下,本局游戲是僅僅只進行到了第12回合,便已經是有一半的玩家,出現了崩盤。
他們沒有組建出成型的陣容,也沒有了足夠的經濟,剩下的,就只有茍活,以期待發牌員的憐憫,或許還有一絲翻盤的希望。
但事實上,他們真的沒有希望了,因為其他玩家,是不會再給他們翻盤的機會。
而這一點,也正是劉達飛在前期選擇了“地精”,之后又快速轉型成“刺客”陣容的關鍵所在。
更重要的是,他已經發現,在這種節奏飛快的比賽當中,“6刺客”陣容,其實是非常適應這樣的環境。
之前就曾說過,刺客陣容,是非常需要“英雄質量”,而在起碼有一半以上的玩家,處于崩盤狀態的情況下,其“英雄質量”,是很容易就能取得優勢。
并且,在大家都在追求擁有“高吃雞率”的陣容時,幾乎就沒有人,會跟他搶奪刺客英雄。
但之前也說過,想要在比賽中吃雞,運營與抉擇的正確性,只是基礎,運氣,也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而在準確判斷出當前局勢之后,在之后的幾個回合當中,劉達飛便是開始減速了。
他不再是無腦的消費經濟,而是想要借此機會,在經濟上,領先其他對手。
想要做到這一點,其實是挺容易的,只要他能“忍”,就可以了。
因為在這個時候,比賽的氣氛,是尤為壓抑。
且是在游戲節奏起來了之后,大家就容易沉浸在這樣的氛圍當中,如果不是具有清晰的頭腦,是不會想到,去改變游戲節奏的。
事實也是如此,除了劉達飛,是沒有其他人意識到,他已經是可以,也需要開始減速了。
而在接下來的幾個回合當中,不出所料,劉達飛是勝負參半,他是損失掉了一部分是血量,但卻是積攢起了足夠的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旁觀者的豬大王與星夜等人,到了此時,自然是看清了劉達飛的意圖。
關鍵的是,他們都曾經身為職業選手,是很清楚,在比賽當中,能夠不被其他任何因素所影響,保持住自己的清晰思路,是一件多么難得可貴的事情。
“我去!大飛要不要這么牛,心理素質就這么好么?”
原本是想看劉達飛出丑的豬大王,此時可是已經感覺到,他大概是不能如愿了。
不過,此時此刻,要說劉達飛就一定能夠吃雞,卻還為時尚早。
雖然他已經是在經濟上,取得了明顯的優勢,但這份優勢,是否能夠讓他轉化為勝勢,還很難說。
尤其是,在他選擇了“刺客陣容”之后,除了之前的一波優勢之外,可也是存在著不少的劣勢。
其核心問題,依然是在于“英雄質量”。
想要依靠“刺客陣容”吃雞,他就必須要比其他選手,擁有更高的英雄質量。